新闻动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无废社会”研讨会成功举办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循环经济分会主办,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协办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讨会“发展循环经济,构建无废社会”专题研讨会,于9月22日成功召开。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彭宾、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循环经济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金惠分别代表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欢迎并感谢各位专家的出席和支持,并希望各位专家对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和研究内容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彭宾、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循环经济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金惠致辞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循环经济分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温宗国、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循环经济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建新、南开大学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徐鹤、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教授岳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循环经济分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曾现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朱芬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循环经济分会副秘书长/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环境研究院助理教授宋庆斌、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陈梦君、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传斌、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环境学院助理研究员费凡,出席了会议并作专题报告。与会的还有在相关领域从事研究的学生和职员等200多人。本次研讨会由曾现来主持。

   研讨会参会人员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温宗国作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就“无废城市”试点项目的建设路径和行业需求分析作了主题报告,介绍了“无废城市”的理论、规划和实践,并对正在进行的“无废城市”试点项目的技术体系、重点项目、支撑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循环经济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建新以《有关循环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为主题报告,从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和无非社会三个层面作为切入点,对循环经济产业规模、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再认识。
      南开大学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徐鹤以《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EPR)的废旧手机产业回收处理商业模式研究》作了专题报告,从废旧手机回收体系、相关政策法律、回收模式、补贴政策等方面分析目前我国废旧手机回收领域情况,通过补贴政策仿真模型,评估******补贴政策和回收商业模式,并提出相应建议。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岳强教授以金属物质流的演变及其资源-能源-环境效益研究为主旨,着重分析了1990-2018年间我国钢、铝材料相关工业生态的物质流情况,指出我国金属资源的短缺,并从理论上说明了废钢、废铝等再利用对我国金属工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曾现来对全球城市矿产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和分析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供了对全球经济发展、矿产资源消耗、物质循环、资源承载力等方面的基本认识。介绍了该数据库的建立背景,包括全球地下/地上矿产资源量、电子废物和报废汽车等城市矿产资源数量及其分布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朱芬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传斌、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环境学院助理研究员费凡,分别就中国生活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模式做了报告,朱芬芬教授详细阐述了垃圾分类的目的,流程/单元的衔接,以及对未来不同城市分类情况的预测。
      周传斌副研究员主要从经济-环境权衡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模型分析,把经济与环境两个维度关联起来,从理论上对7种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评价依据,对今后不同城市分类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费凡助理研究员以构建协同高效的城市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运行管理系统为目标,从“分类-运输-处理-残余物处置”的技术耦合体系和各处理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两方面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了优化模型分析的效果,为国家“无废城市”建设等相关管理政策提供了支持。
      以广东省典型城市为例,宋庆彬教授就快递包装废弃物的城乡居民态度、行为差异分析作了报告,他的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性别、文化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对快递包装废弃物的使用以及对快递包装废弃物的认识程度,在快递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方面,城乡居民也表现出积极的意愿,因此,建议应加强快递包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包装的使用,引导人们环保意识。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陈梦君对电解锰渣的回收利用提出了几点认识,他结合多年的研究内容,分析了现有的电解锰渣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污染的控制和处理要从全行业考虑,源头减量要优先于无害化,资源化以无害化为基础,整体考虑。

  专题报告内容  
      会议期间,聊天平台也对报告内容进行了积极讨论。
      会议最后,曾现来在会上作总结发言,可以预见,在未来30年,固体废物管理和“无废城市”建设将会成为研究的热点,“无废城市”和“无废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十分重要,从宏观与微观、学术与产业的角度来看,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希望更多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参与到“无废城市”的建设中,共同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