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物质循环与碳中和交叉学科前沿研讨会顺利召开

物质循环与碳中和交叉学科前沿研讨会

  2021年6月27日由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循环经济分会承办的物质循环与碳中和交叉学科前沿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吸引相关领域企业代表、学者及学生逾60人到场参会,会议间隙进行了热烈讨论。

  双循环发展格局与“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容,物质流动遍布全产业链,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密切相关。地球已经进入人类世界,迫切需要形成一套物质代谢循环科学的理论体系,通过多学科交叉找出一条资源能源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围绕宏观复杂系统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复合问题,探究循环经济、物质代谢的基本规律以及响应机制,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本次论坛分为“碳中和”与“资源循环利用”两个主题,邀请来自环境领域的10位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

 

会议现场

  “碳中和”主题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敏娟教授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曾现来副研究员共同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学院耿涌教授首先作“循环经济的节能减排效应”报告(线上),他指出,在“双循环”战略背景下,科学合理的规划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循环经济的实施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再生资源的使用不仅能够提升资源循环效率、解决资源约束问题,更主要的是也能够应对气候变化,在碳中和问题上做出贡献。此外,耿涌教授还以上海市为例介绍了循环经济背景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环境绩效评价,包括对垃圾精准分类后回收绩效、焚烧成本效益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最后,介绍了固体废物仿真系统内的开发优化,指出固废智慧管理平台能够在未来为固废精准管理提供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学院耿涌教授作报告(线上)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王兆华教授做了“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废弃资源回收行为特征与减排潜力”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废弃源循环利用对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大数据时代”,研究资源回收行为特征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结合心理视角及数据驱动视角,构建居民低碳行为特征识别理论框架能够实现传统方法与大数据技术的有机融合,在传统垃圾回收行为特征探究基础上厘清互联网回收行为的特征和影响机理。此外,他还介绍了如何构建了废弃资源处理端和回收端全产业链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希望通过后续研究,揭示生活垃圾组分特征及时空分异规律、优化“双碳”目标下厨余垃圾回收行为模式,推进“无废城市”制度建设。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王兆华教授作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陈彬教授分享了“城市环境生态要素耦合系统研究”的报告。报告由三部分组成,介绍了耦合框架、环境生态要素代谢-耦合概念以及环境生态耦合要素代谢-耦合调控。陈彬教授的报告核心关键词有两点,一是“城市代谢”,它是解释资源物质代谢的关键钥匙;二是“耦合”,体现交叉,以及系统阐释人类与自然之间、不同自然系统或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及适应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陈彬教授作报告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徐鹤教授就“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进行了相关介绍,在生命周期评价视角下,分析清洁能源在碳减排方面的贡献。报告以建筑、化工领域碳捕集、生物燃料、交通运输、农业等热点问题为例,从生命周期评价角度分析,认为目前在碳减排核算问题上存在数据质量不高,核算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因此,徐鹤教授指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代表性、数据质量高、使用方便的本土化数据库是十分必要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徐鹤教授作报告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鲁玺副教授就“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作报告。报告以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为研究对象,从资源精准“画像”、用能测协同消纳优化及大规模风光发展的挑战三方面系统介绍其发展方向、机遇与挑战。他认为,可再生能源转型政策有显著的碳减排和污染物减排效益,但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大气污染及气候变化具有协同关系,同时也受矿产资源的制约,还应通过技术发展升级积极应对各方面挑战。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鲁玺副教授作报告

  资源循环利用主题由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陈伟强研究员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鲁玺副教授共同主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敏娟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邓祥征研究员及河南大学崔耀平教授分别就“资源治理、农业转型和乡村振兴”和“农田秸秆的利用与实践”探讨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问题。赵敏娟教授从经济学角度宏观层面阐释资源治理、价值实现、农业转型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联。同时,她也认为,现阶段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资源治理也存在着价值评估模糊、资源全价值进入决策体系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亟待解决。崔耀平教授介绍农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这一农业固废重点难点问题。报告指出,农田秸秆将有望为未来全球能源供应发挥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不同区域农田秸秆及利用方式特点,优化传统农业生物质资源多元化利用模式,对后续破解我国能源安全、环境减压以及三农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敏娟教授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邓祥征研究员及河南大学崔耀平教授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陈伟强研究员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曾现来副研究员分别作“人类世的金属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物质代谢循环”主题报告,从关键金属物质循环利用角度探讨资源循环议题。报告指出,人造物质的指数级增长已成为人类世的主要标志,人为循环已经成为地表物质循环的重要方式。通过全球地下/地上矿产资源量、电子废物和报废汽车等城市矿产资源数量及其分布情况,构建金属循环模型,分析金属供需规律与机制,对全球城市矿产资源情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供了对全球经济发展、矿产资源消耗、物质循环、资源承载力等方面的基本认识。从绿色化学、供应链、产业生态学、地球化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的角度,以全生命周期物质流为核心视角系统勾勒了人类循环科学的框架体系,点明了本次研讨会的核心理念。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陈伟强研究员作报告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曾现来副研究员作报告

  报告最后由MDPI副出版人梁金玲对MDPI相关期刊进行简要介绍。

 

MDPI副出版人梁金玲作报告

  会议最后,曾现来副研究员代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李金惠教授在会上作总结发言。本次物质循环与碳中和交叉学科前沿研讨会以双循环发展格局、“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以全产业链物质流动及资源环境可持续性为核心,系统构建物质代谢循环科学的理论体系。通过多学科交叉探讨资源能源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围绕宏观复杂系统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复合问题,探究循环经济、物质代谢的基本规律以及响应机制,评估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循环经济、“无废城市”建设等人类物质循环的具体实践,指出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方向,探索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