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海峡两岸新兴污染物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4517日下午,“海峡两岸新兴污染物研讨会”在昆明云安会都酒店云安会堂24号厅隆重召开。

作为海峡两岸新兴污染物领域首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海峡两岸众多一流研究单位的众多专家和学者,主要围绕“新兴污染物”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和分析,交流与分享新兴污染物领域最新进展与成果,共同谋划新兴污染物领域前进的方向,共迎挑战,共创机遇。

图1 主持人清华大学(北京)余刚教授

研讨会以台湾大学蒋本基教授与台北医学大学张怡怡教授的“饮用水中新兴污染物监测与处理技术”主题报告拉开序幕,蒋教授讲述了台湾饮用水中新兴污染物背景资料库,活性炭与薄膜处理程序评估以及新兴污染物生物毒性监测技术开发,并提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图2 台湾大学蒋本基教授作精彩报告

接着来自上海市检测中心的殷浩文教授就“中国化学品管理中环境风险评价的瓶颈和解决方案”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汇报,讲述了中国生态风险评价面临的技术瓶颈,并提出通过制定生态风险评价法规依据,推进与法规配套的技术指南,严格遵守相关规则进行评价数据和资料的选择以及加强与管理关联的方法学研究投入等手段解决问题。

图3 上海市检测中心殷浩文教授作精彩报告

研讨会的第三个报告是“短链氯化石蜡的分析方法和环境行为研究”,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亚韡研究员汇报。王亚韡研究员基于国内短链氯化石蜡研究缺乏的现状,开展了关于其分析方法,在工业产品中的赋存特征,在污灌农田土壤和我国东部海域沉积物中的空间分布及迁移以及环渤海软体动物中短链氯化石蜡的生物富集以及生物指示物的筛选等研究。

图4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亚韡研究员作精彩报告

清华大学(北京)的卜庆伟博士以“水环境中潜在风险PPCPs筛选及排放清单构建”的主题报告为上半场研讨会画上圆满的句号。卜博士基于PPCPs的物理化学特性数据以及生态毒性数据筛选出水环境中具有潜在风险的物质。另外,以抗生素产量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具有不同分辨率的PPCPs排放清单。

经过短暂的茶歇,研讨会继续进行下半场。首先台湾成功大学林财富教授作了题为“台湾离岛自来水系统中有害藻类及代谢物监测与评估”的报告,林教授以金门与马祖为对象,用自组装的车载监测装置开展了有害藻类及代谢产物的监测与评估,解析了台湾离岛饮用水藻类毒素以及臭味物质风险。

图5 台湾成功大学林财富教授作精彩报告

接着来自天津医科大学汤乃军教授讲述了“POPs的内分泌干扰作用”。汤教授以《寂静的春天》和《我们被偷走的未来》两书引出POPs的内分泌干扰作用,结合经典的水迷宫实验和大量的人体血液采样和调查等,发现POPs对下丘脑和甲状腺的干扰作用具有遗传效应,POPs暴露于二型糖尿病发生的规律以及作用机制。


图6 天津医科大学汤乃军教授作精彩报告

清华大学(台湾)王竹方教授就“台湾地区悬浮颗粒物中高科技产业排放之毒性金属研究”作精彩演讲。王竹方教授基于LA-ICP-MS技术研究了台湾新竹县科学工业园区颗粒物中元素成分,该技术能够快速精准的分析细小颗粒物种的金属元素。

图7 清华大学(台湾)王竹方教授作精彩报告

最后,同济大学林志芬教授作了题为“抗生素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及其机制的研究”的报告,林教授指出毒性数据的研究可为抗生素风险评估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等提供依据。

图8 同济大学林志芬教授作精彩报告

近十位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的报告,既有对当前研究的宏观分析与阐述,又有对热点难点的深入解析,研讨会充分体现了当前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沿和******学术水平。此外,其他参会人员也积极参与讨论,有力地促进了海峡两岸新兴污染物领域的技术交流与融合,势必对两岸新兴污染物研究的进步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次研讨会在热烈的讨论与交流中落下帷幕。

                                                                          (编辑:张淑珍)

Copyright(C)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4暨第九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