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POPs 控制行动又一年之五大亮点


POPs 控制行动又一年之五大亮点

                                 

                                          中国宜兴环保产业研究院    李瑞玲


 2014517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4暨第九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春城-昆明拉开序幕。“POPs论坛2014”由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环境保护部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办公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本次论坛消减POPs,促进生态文明为主题,共进行了9个大会报告、22个分会报告、51个研究生报告和14个墙报,参与人数总计315人。

2006517日至今,POPs论坛已成功举办了9届,每一届研讨会都介绍了我国及国际POPs履约控制行动的最新进展, 交流POPs检测分析、环境行为、生态毒理以及替代、削减和控制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POPs论坛2014亮点频频,笔者仅将体会最深的五大亮点与读者分享。

亮点一  POPs履约10周年成果显著,但依然任重而道远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POPs履约工作,认为削减和淘汰POPs不仅是兑现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更重要的是保护生态环境,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陈亮主任在大会致辞中讲到。今年是POPs公约国际生效10周年,10年间我国POPs履约成效显著,如制定了70多项政策、标准和法规,并率先制定了《国家实施计划》;全面禁止了DDT9种农药类POPs的生产、使用和进出口工作;现今,仅有的1家三氯杀螨虫企业也关闭了生产线。但我们也必须看到,POPs履约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2013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POPs公约修正案,并于今年326日正式生效,这标志着我国将面临全面履行硫丹等新增10POPs物质的消除义务。国际方面,越来越多的在用化学品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性公约新增物质的提案也越来越多,可以预见,未来POPs的履约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亮点二 《国家实施计划》将更新,以应对新增10POPs物质

面对新增10POPs的消除任务,我国于326日启动了《国家实施计划》的更新工作。北京大学胡建信教授在本次论坛大会报告中指出,《国家实施计划》的更新将重点围绕10项工作开展,即:六溴环十二烷 (HBCD)、全氟辛烷磺酸 (PFOS)、硫丹、二噁英(PCDD/PCDF)的控制战略和控制行动计划(清单、替代技术、政策选择等)研究,多溴联苯醚(PBDEs)、林丹等新增POPs导致的废弃和污染场地的识别、处置、修复战略和行动计划研究,豁免生产和使用POPs的污染最小化控制研究,政策法规和能力建设研究以及信息宣传培训等,POPs监测开发战略和行动计划研究,资金机制与技术援助研究,《国家实施计划》更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研究等,并将在20156月完成《国家实施计划》的更新。

然而,《国家实施计划》的更新工作也将面临一系列问题。第一,与已经控制的12POPs不同,新增POPs的生产、应用、排放和报废等环节的管理和控制法规缺失,这造成有效管理的能力将严重不足。第二,国内研究机构缺乏对新增POPs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以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风险研究。第三,POPs类化学品生产及上游原料供应企业面临减产或者停产需求,将产生大量工人失业和产值损失问题。第四,POPs产品替代也将面临替代技术不足和代替成本高的问题。如按照国外替代成本估算,PFOS行业的极端替代成本超过亿元等。

亮点三 潜在POPs等新兴污染物研究方兴未艾,整体水平持续提升

POPs公约国际生效10年来,我国学者对POPs的研究持续深入。 新增和候选POPs中全氟化合物(PFOS/PFOA)、多溴二苯醚(PBDEs)及短链氯化石蜡(SCCPs)等阻燃剂、药品和个人护理品 (PPCPs)等新兴污染物的机理、检测方法、污染现状、环境行为、暴露风险、控制及消除技术成为现今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本届论坛中,众多专家和学子展示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陈虹研究员调查了我国污水处理厂入水、出水及污泥中的PFOSPFOA的污染状况,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亚韡研究员对SCCPs的分析方法和环境行为进行了研究,清华大学卜庆伟博士对水环境中具有潜在风险的PPCPs进行了筛选,昆明理工大学潘学军教授研究了滇池地区内分泌干扰物的环境行为及生物效应,清华大学邓述波教授介绍了全氟化合物的污染和控制方法,安捷伦杯研究生论文奖获得者李力博士对三氯杀螨醇在全球的使用状况及长距离迁移潜力进行了评估等。

与水、大气、土壤中的好氧有机物、氮磷营养盐、重金属等常规污染物的研究及控制技术的“拿来主义”不同,我国POPs等新兴污染物的研究与国际上差距不大,整体位列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环境科学学会POPs专业委员会主任余刚教授、副主任郑明辉研究员、胡建信教授等不仅为我国POPs履约发挥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同时也是国际POPs履约的核心技术专家成员。

亮点四 POPs产业化初露端倪,环境检测服务正在兴起

目前,虽然我国POPs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相关产业正在形成。据余刚教授介绍,POPs的产业化将经历检测分析、风险评价、削减排放、废物处置、污染场地修复等阶段。至今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POPs检测分析产业,虽然检测仪器主要依赖于Waters、安捷伦、岛津等国外品牌,但由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等建立的一批POPs检测实验室已经开始服务于市场。以二噁英检测为例,目前我国有近40家二噁英检测机构,多数为政府性质 (如环保部、科研院所下属的实验室等),但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民营性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调查发现,虽然这种第三方检测机构占比很小,但随着市场化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未来需求的激增,必将带动一批企业进入POPs的环境调查分析领域。

亮点五 全社会需要科学认识POPs,科普宣传亟待加强

今年510日上午,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民众因反对垃圾焚烧项目选址,发生规模性聚集。511日,“二噁英”百度指数由400激增为2000513日,中国经济导报中写道“中国的河流、湖泊等天然水环境中被检出含有158PPCPs,其中抗生素类有68种”,赚足读者眼球。面对如此敏感的“二噁英”和“抗生素”问题,多位专家在本次论坛中指出,POPs已经被媒体“妖魔化”,POPs就如“恶魔”一样,令人闻风丧胆、谈虎色变。POPs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表示,公众对POPs已经背离了正常认知,他们将通过媒体、报纸、网站等开展POPs科普宣传工作。

 

 

POPs论坛精彩语录

陈亮,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主任

我们生活在一个化工的时代,化工产品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有毒有害的化工产品,如POPs,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消除我们人类自己制造的科技魔鬼,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探索,也需要我们有巨大的勇气,更需要我们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国家政策标准和法律方面的约束。

任官平,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POPs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一些敏感的污染物,如二噁英、PM2.5等在社会上已成为热点,并引发了一些群体事件。二噁英问题已经被社会渲染的 “妖魔化”,我们专家学者有义务、有责任对POPs进行科学的宣传。

 

 

 

Copyright(C)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4暨第九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