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移动计算、通信与新媒体发展国际会议(MCCNMD 2025)
202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Computing, Communication, and New Media Development
【1】大会信息
会议简称: MCCNMD 2025
大会时间: 具体以官网为准
大会地点: 中国·武汉
截稿时间: 具体以官网为准
审稿通知: 投稿后2-3日内通知
会议官网: http://www.mccnmd.com
投稿邮箱: mccnmd@sub-paper.com
如有需要延期投稿、参会证书、会议邀请函或会议通知等事宜,请联系组委会老师。
【2】会议简介
2025年移动计算、通信与新媒体发展国际会议(MCCNMD 2025)是一场聚焦于移动计算、通信技术和新媒体领域最新动态、技术进展与创新应用的国际盛会。本次会议汇聚了全球范围内的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技术研发人员,共同探讨这些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在挑战。
会议将围绕以下核心议题展开:
- 移动计算技术的最新发展:包括计算机架构、高性能计算、多媒体网格、实时通信服务等。
- 通信技术的创新应用:涵盖光通信、网络信息安全、通信信号处理、绿色通信系统、光网络和系统、网络与无线通信、卫星与空间通信等。
- 新媒体的演变与影响:涉及影视、广告学、新闻学、传播学、广告策划、人脸识别、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技术、文化电子商务、智能化作品创作等。
与会者不仅有机会聆听行业领军人物的演讲,分享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还能参与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此外,会议还将设置展览区,展示最新的技术成果和产品,为参会者提供一个直观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的窗口。
此次会议旨在推动全球移动计算、通信与新媒体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共同推动这些领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3】征稿主题
MCCNMD 2025欢迎涵盖但不限于以下领域的高质量研究论文投稿:
移动计算与通信技术
- 计算机架构
- 高性能计算
- 光通信
- 多媒体网格
- 实时通信服务
- 网络信息安全
- 通信信号处理
- 绿色通信系统
- 通信设备建模
- 光网络和系统
- 网络与无线通信
- 卫星与空间通信
- 物联网和大数据
- 5G通信与网络
- 无线和移动网络
- 无线传感器网络
- 认知无线电网络
- 网络和信息安全
- 无线网络多媒体
- 电磁兼容天线设计
- 传感器和网状网络
- 无线资源管理和分配
- 射频前端电路及系统
- 下一代网络和互联网
- 无线网络安全和隐私
- 网络协议与拥塞控制
- 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
- 认知无线电和软件无线电
- 移动性、位置和切换管理
- 服务质量、可靠性和性能建模
- 容量、吞吐量、中断和覆盖率
- 微波/毫米波/太赫兹电路与系统
新媒体发展
- 影视
- 广告学
- 新闻学
- 传播学
- 广告策划
- 人脸识别
- 网络与新媒体
- 数字媒体技术
- 文化电子商务
- 数字图像与设计
- 智能化作品创作
- 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
- 网络营销策划与创意
- 短视频与智能化传播
- 计算传播学与智媒体
- 智能推荐与算法陷阱
- 智能预见和产品开发
- 媒体融合与智能化传播
- 认知计算与智能媒体传播
- 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变革
- 智媒体硬件产品设计与开发
- 人工智能技术与传媒法规伦理
- 新闻与信息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再造
-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媒领域的应用
- 认知科学领域的具身转向与智媒体传播
- 智媒体基础理论构建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
- AR、VR、MR虚拟技术与智能媒体传播
- 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深度学习算法与智能传播
- AI主播、智能语音助手和写作机器人的优化与发展
相关主题皆可参与投稿。
【4】论文提交指南
- 文章需全英文投稿:请将英文稿件(Word)发送至组委会邮箱mccnmd@sub-paper.com,邮件标题格式为“姓名+TEL+投稿”。
- 口头报告摘要:如果您仅希望参加会议作报告而不需要发表文章,请将文章摘要投递到组委会邮箱即可;摘要无格式要求,但应包含标题、内容、关键词、作者信息,篇幅建议控制在1页以内,最长不超过2页。
- 全文投稿:若要发表论文,需全文投稿,篇幅建议4-10页(按照模板格式,带图和参考文献),超过官网要求的页数需缴纳超页费。
- 审稿通知:投稿之后2-3个工作日左右您会收到我们的审核结果,如逾期未收到邮件通知,请尽快联系我们。
- 提前沟通确认:投稿前可提前与组委会老师沟通,确认文章方向与会议主题匹配,便于快速审稿及录用。
【5】参与方式
- 旁听参会:不投稿且不参与演讲及展示。
- 汇报参会:进行10-15分钟口头报告演讲。
- 投稿参会:提交完整论文并登刊,出刊后统一提交检索。
【6】审稿流程
- 初步审核:稿件的主题符合会议的目标和范围,并进行查重。偏离主题或抄袭的稿件将被拒绝。
- 同行评审:本会议采用双盲系统进行同行评审,审稿人和作者的身份都是匿名的。每篇稿件将由至少2-3名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审稿,包括一名编辑人员和一至三名外部审稿人。审核过程大约需要2-3个工作日。
- 采取意见:评审结果基于评审员的建议。如果审稿人对稿件有不同意见,编辑将根据所有意见做出平衡的决定,或者启动第二轮同行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