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干货分享

《工程设计学报》的收录情况和影响因子到底是怎样的?

2025/07/12

《工程设计学报》的收录情况和影响因子到底是怎样的?

在工程技术领域持续深耕的科研人员,几乎都绕不开对《工程设计学报》这本专业期刊的关注。作为中国机械工程领域的老牌学术期刊,其《工程设计学报》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始终是学界热议的焦点。特别是在2023年国家启动新一轮核心期刊评选的背景下,这本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双月刊,正以其稳定的学术质量在行业内保持着独特地位。


一、期刊的基本档案与收录体系

创刊于1994年的《工程设计学报》,目前已被十余个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在国内学术评价体系中,该刊连续5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来源期刊),并于2022年新晋成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成员。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国际显示度持续提升,现已进入INSPEC、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等重要国际检索系统。

从学科覆盖度来看,该刊专注于机械设计理论、现代设计方法、创新设计等领域,这与当前工业4.0背景下智能装备研发的学术需求高度契合。特别在近年来高校职称评审逐步推行代表作制度的改革中,其刊发论文的学术认可度始终保持在工程类期刊前列。


二、影响因子的动态变化解析

根据2023年最新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工程设计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达到1.672,相较2021年度的1.435实现显著提升。这个数值在机械工程学科领域位居TOP30%,尤其在设计方法创新工程仿真技术方向的被引频次呈现爆发式增长。

细究其引证数据发现,近三年刊载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提升至4.3次,在国际同领域期刊中处于中上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该刊对交叉学科研究的关注策略成效显著,约35%的高被引论文都涉及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


三、学术质量保障机制揭秘

编委会组建的”双盲审+主编终审”制度,构成了该刊质量控制的基石。统计显示,2022年度投稿接收率仅为18.7%,这个数据与同级别期刊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在审稿周期方面,从收稿到终审的平均处理时间为92天,这对需要快速发布成果的科研工作者来说颇具吸引力。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刊2023年新设立”青年学者快速通道”,为35岁以下研究者的创新成果提供特别评审流程。这种机制创新,有效推动了设计理论新范式的早期传播,也为期刊注入了持续活力。


四、数字化转型的突破性进展

在开放科学浪潮下,该刊2022年启用的增强出版模式已初见成效。通过二维码链接实现研究数据的可追溯验证,这种科研诚信建设的创新做法,使其论文的二次传播率提升近40%。在移动端阅读体验方面,新开发的智能推荐系统可实现跨库文献精准匹配。

值得一提的是,期刊官网近期上线了”论文影响力实时追踪”功能。作者可以即时查看论文的Altmetric评分、社交媒体传播图谱等新指标,这在传统工程类期刊中尚属首例。


五、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布局

针对2025年将实施的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改革,编辑部已启动”国际编委扩容计划”。新聘的12位海外编委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等顶尖机构,这将显著提升对全球化工程挑战的选题策划能力。在出版模式上,计划2024年试点”预印本+正式出版”的双通道机制。

从学科建设视角看,该刊正在筹建”智能设计与数字工程”虚拟专刊,重点培育数字孪生、生成式设计等前沿方向。这些布局与其影响因子的持续攀升形成正向循环,预计2024年复合影响因子有望突破2.0大关。

问答环节:

问题1:《工程设计学报》是否属于EI收录期刊?
答:截至目前,《工程设计学报》尚未进入EI核心数据库,但已被INSPEC、JST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编辑部在2023年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申请EI收录的阶段性目标。

问题2:该刊对设计方法类论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期刊特别关注具有创新性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要求论文必须包含验证案例或工程应用。对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跨学科研究给予优先评审权。

问题3:影响因子1.672在工程类期刊中处于什么水平?
答:这个数值在国内机械工程领域可排入前30%,与同类型期刊相比,其增长势头尤为突出。在国际对比中,约相当于JCR三区期刊的中位水平。

问题4:青年学者快速通道的投稿流程有何特别之处?
答:该通道实行”60天审稿承诺”,并配备专属的青年编委参与评审。研究成果如获2位评审专家推荐,可进入学术创新潜力评估的特别程序。

问题5:期刊在开放获取方面有何新举措?
答:2023年起推出”开放科学伙伴计划”,作者可选择CCBY协议开放出版。对重大创新成果提供数据仓储支持,并资助部分论文的APC费用。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好学术】,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生物学、环境工程与清洁能源国际会议(ICBEECE 2025)(2025-09-05)

第七届 IEEE 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EEE-ICEPG 2025)(2025-09-12)

2025环境、气候变化与生物科学国际会议(ECCBS 2025)(2025-09-13)

2025年第七届先进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与通信国际会议(CSITC2025)(2025-09-19)

第十届机械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MTME 2025)(2025-09-19)

第九届交通工程与运输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TETS 2025)(2025-09-26)

第六届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国际研讨会(ICHCI 2025)(2025-09-26)

第五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航空航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MTAE 2025)(2025-09-26)

2025年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AMTMEA 2025)(2025-10-01)

2025-2026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科研资金全过程管理使用高级研修班(苏州)(2025-10-22)

2025年动力学、控制与汽车工程国际会议(ICDCAE 2025)(2025-9-18)

2025年信号处理,通信安全与信息科学国际会议(SPCSIS 2025)(2025-9-30)

第十三届信息技术与教育国际研讨会(CITE 2025)(2025-10-24)

2025土木工程、矿山建设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CEMCIT 2025)(2025-10-12)

2025年生态系统、污染防控与清洁能源国际学术会议(EPPCCE 2025)(2025-9-20)

2025年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国际会议(ICMTNC 2025)(2025-10-19)

2025年计算机科学与人机交互创新国际会议(ICCSHCII 2025)(2025-10-19)

2025年绿色能源、新材料与环境科学国际学术会议(GENMES 2025)(2025-9-14)

第九届经济管理与绿色发展国际学术会议(ICEMGD 2025)(2025-9-26)

2025年智能装备、机电系统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EESA 2025)(2025-10-17)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