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 |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光学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其宗旨是发扬学术民主、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促进红外与毫米波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特色是反映红外与毫米波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本刊原名《红外研究》,于1982年创刊,根据学科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从1991年更名为《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使本刊学科覆盖范围从红外扩展到太赫兹与毫米波波段,填补了我国太赫兹与毫米波领域学术期刊的空白。
红外与毫米波科学技术领域是信息科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当前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领域,其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核心竞争力。《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主要报道红外毫米波与太赫兹领域的新概念、新成果、新进展,刊登在红外物理、凝聚态光学性质、低能激发过程 、飞秒光谱学、非线性光学、红外光电子学、太赫兹与毫米波、遥感与深空探测、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光学、红外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包括元器件、系统及应用、红外信息处理,体系认知与决策,大模型应用,复杂系统认知,控制系统应用等)方面有创新的研究论文,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以及高水平的述评。读者对象为国内外红外毫米波与太赫兹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及研究所师生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面向全国和海外作者征稿,是我国红外与毫米波科技成果的记录与表现形式,是中国与国际红外毫米波与太赫兹学界交流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本刊自1986年起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担任编委,现有国外编委11人,占22.25﹪;中国科学院两院院士13人, 占26.25﹪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为双月刊,A4开本,80g铜版纸印刷。国内统一刊号:CN31-1577/TN;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9014。国内邮发代号:4-335;国外发行代号:4717BM。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被《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EI》(美国工程索引)、《CA》(美国化学文摘)、《SA/INSPEC》(英国科学文摘)、《JICST》(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AJ》(俄罗斯文摘杂志)、《SCOPUS》(SCOPUS网络数据库)、《METADEX》(METADEX光盘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体系收录。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AJCED)”;被包括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在内的国内所有重要检索系统收录。
编辑部通信地址:上海市玉田路500号,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 200083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网址:http://journal.sitp.ac.cn/
2025年能源资源、节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ICE 【2025-8-16】 [注册参会]
2025可持续能源技术、电力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SETP 【2025-8-16】 [注册参会]
2025年能源工程、电力与水动力学国际学术会议(EEPH 【2025-8-16】 [注册参会]
2025年热力系统、智能电网与能源技术国际会议(ICTS 【2025-8-16】 [注册参会]
2025年电子电气工程与能源动力国际会议(ICEEP 2 【2025-8-16】 [注册参会]
2025年新能源利用与交通运输国际学术会议(ICNEUT 【2025-8-16】 [注册参会]
2025年新能源、城市工程与先进材料国际学术会议(NEU 【2025-8-16】 [注册参会]
2025年能源转型、电力市场与智能电网国际会议(ETEM 【2025-8-17】 [注册参会]
2025年清洁能源。储能与智能电网国际会议(CEESSG 【2025-8-17】 [注册参会]
2025年环境、动力能源与节能环保国际会议(EPEECE 【2025-8-17】 [注册参会]
-
清华大学 22865
-
中国兵工学会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 23091
-
北京国际科技 17921
-
FEA 8033
-
福建志联会展有限公司 8042
-
佳平国际经济文化发展(北京)有限 17962
-
国际电子信息技术学会 23294
-
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大学 18018
-
天津工业大学 18169
-
全球科技论坛 24043
-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17991
-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电子信 210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17859
-
武汉科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3000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 8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