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能源科学、物理学与核能科学国际会议 - 技术创新,驱动未来
大会地点:中国·深圳
会议官网:www.icpnses.com

会议背景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物理学、核能科学与能源科学领域的交叉融合成为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本次会议将于中国深圳召开,旨在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汇聚全球物理学、核能科学与能源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师及行业从业者,共同探讨前沿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推动清洁能源与核能技术的协同创新发展。
会议目标
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促进物理学、核能科学与能源科学领域的深度融合;
探讨基础物理理论在能源技术中的创新应用,如量子力学在能源材料研发中的作用;
分享核聚变、核反应堆技术等核能技术的安全性提升、经济性优化及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策略;
研究可再生能源技术、能源存储与转换等议题,助力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
形成专题报告,为技术研发、政策制定及产业合作提供重要参考,助力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全球能源体系。
会议基本信息
会议名称:2025年能源科学、物理学与核能科学国际会议
会议地点:中国·深圳
收录检索:提交Ei Compendex, CPCI, CNKI, Google Scholar等
投稿邮箱:icpnses@sub-paper.com
需要延期投稿,参会证书,会议邀请函,会议通知或了解更多会议,欢迎咨询
会议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物理学:凝聚态物理与新材料、物理实验与原理、物理学与应用物理学、核物理、声/电/光/热学、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结构和物性、电工电子技术、半导体物理、光电子学、光电技术及其应用、核电子学、核技术及应用、振动、噪声及其控制、电声技术、电路原理及分析、量子电子信息学、光量子信息学、空间科学与技术
核能科学:核能、核化学、核聚变、核安全、快反应堆、停止运作、反应堆工程、新一代反应器、核燃料与核材料、辐射屏蔽与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核电站创新设计、核磁共振光谱法、核物理与粒子物理、燃料循环与同位素、核辐射探测与防护、热工水力与中子学、可替代的反应堆技术、核子检测仪表与控制、脉冲功率技术与应用、反应堆物理与输运理论、核废料与化学废料处理、核科学教育与公众认知
能源科学:能源管理、风能工程、水资源、核能工程、氢能资源、氢气和燃料电池、能源材料、能源与电力、清洁煤和化石燃料、生物质能源工程、存储技术、节能技术、能源化学工程、能源设备、绿色建筑材料、天然气研究开发、能源安全、节能照明产品和技术、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能源安全和清洁利用、绿色能源系统、风力发电控制、电气自动化和电力工程、机械自动化工程
参会方式
旁听参会:不投稿且不参与演讲及展示。
汇报参会:提交摘要,10-15分钟口头报告演讲。(口头汇报或海报张贴)
会议投稿:文章需全英文投稿,请将英文稿件(Word)发送至组邮箱icpnses@sub-paper.com,邮件标题为“作者姓名+联系方式+投稿。”文章将登刊在论文集,出刊后统一提交检索。
费用说明
会议稿件费用:包含出版、一本纸质版论文集;
发票开具:收费均可开具国家税务总局统一的正规全电发票,可开“会议注册费”或“版面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