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速递:CMID2025获一区期刊出版支持 (美国期刊,EI&SCI&Scopus收录,IF=6-7)!
中欧科学家论坛暨第四届临床医学与智能器械国际会议(CMID 2025)
China Europe Scientists Forum & 2025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nical Medicine and Intelligent Devices
“中欧科学家论坛”由德国、法国、荷兰、瑞士、丹麦、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等海内外知名院士、教授等科学家三十余人共同签名发起举办,论坛以中欧科学家为核心、共建科技年会为主要载体,依托海外科技协会,弘扬科学精神,为中欧科学家服务,并进一步加强中欧之间学术交流与合作,弘扬中欧之间民间友谊。
作为“中欧科学家论坛”的分论坛,第四届临床医学与智能器械国际会议(CMID 2025)将于2025年10月23-25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本次会议旨在为来自全球医疗健康、生命科技、临床医学、智能器械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业界代表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共同探讨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以推动生、医、工、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生命科技与临床医学、智能器械的融合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国际化。
【主办单位】
中法健康食品研究开发协会
中法创新教育协会
【协办单位】
国际应用科学与技术协会(IAAST)
莱维特(中国)生命科学与数字交叉研究院
湖州师范学院
诺奖获得者中国医学峰会
美国植物药学会(ASPB)
【大会主席】

|
Ludger Johannes
法国居里研究所研究主任。
研究领域:细胞生物学、化学生物学。
|

|
吴炯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研究领域:肿瘤免疫学基础理论与临床治疗的研究。
|
【组织委员会主席】

|
叶世欣
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博导教授,法国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终身研究员。
研究领域:创新光遗传学工具、神经受体的结构功能关系及其在疾病中的意义。
|

|
王泽峰
湖州师范学院教授(省级中法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
研究领域:智慧医疗(包括康复机器人、基于AI的精神障碍早期筛查、医疗大数据分析等)、特种机器人(包括陆地移动机器人、飞机、水下机器人集群等)。
|

|
李昌庭
法国居里研究所项目经理。
研究领域:临床前药物筛选、脂质组学、质粒克隆。
|
【主讲嘉宾】

|
Ludger Johannes
法国居里研究所研究主任。
研究领域:细胞生物学、化学生物学。
|

|
叶世欣
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博导教授,法国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终身研究员。
研究领域:创新光遗传学工具、神经受体的结构功能关系及其在疾病中的意义。
|

|
Sergey V. Suchkov
俄罗斯医学大学教授。
研究领域:个性化和精准医疗服务。
|

|
Nandini Vasudevan
英国雷丁大学副教授。
研究领域:神经内分泌学和分子内分泌学、重点研究使用生理相关模型系统的行为。
|

|
曾哲
法国达能集团荷兰部合成生物学(食用蛋白质合成)研发部负责人。
研究领域:肠道微生物群,微生物生理代谢。
|

|
韩涟漪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研究领域: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AIDD)、生物信息学、数据和知识驱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制药技术。
|

|
吴微
中国吉林大学副教授。
研究领域:T 细胞的信号传导机制。
|
【征稿主题】
临床医学
|
智能医疗器械
|
诊断和治疗创新
|
医疗机器人与智能技术
|
临床神经学
|
医学软件系统
|
临床药理学
|
临床研究技术
|
临床心理学与精神病学
|
网络和远程医疗系统
|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中的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
|
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
|
生物医学传感器和可穿戴系统
|
内分泌与代谢
|
仿生机器人和生物力学
|
多模式治疗
|
治疗和诊断系统
|
肿瘤免疫与靶向治疗
|
计算机辅助检测与诊断
|
超声影像的临床应用
|
电子医疗区块链
|
康复及预防
|
智能医疗设备和架构
|
智能癌症系统
|
远程医疗
|
增强临床应用的具体技术
|
无线医疗设备
|
人工智能的临床应用
|
外科医疗设备
|
|
矫形器和假肢
|
|
医疗器械先进技术
|
|
医疗器械设计与建模
|
大会接收投稿发表至EI/SCI/Scopus收录期刊,重点期刊介绍如下:
美国期刊,EI&SCI&Scopus收录,JCR一区,IF=6-7
接收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态医疗数据融合分析工具、跨模态学习和迁移学习应用于多模态医疗数据、多模态医疗数据建模与处理、新型多模态数据融合模型架构、训练技术和优化方法、评估和/或减轻多模态数据融合模型中隐私和安全风险的方法、基于医疗多模态模型的疾病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未来全息智能医疗的生物信息学基础、高通量生物医学数据的高效算法和并行计算、基于生物信息学计算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多模态数据驱动的生物信息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健康监测的生物信息学计算方法和多模态数据分析。
【投稿须知】
1,无一稿多投,且论文未在其他期刊或会议上公开发表;
2,初稿可提交中文版本,用于初审,但是论文终稿必须为英文版本;
3,所有论文须严格按照【排版模板】进行排版;
4,论文长度4-8页,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5,应出版社要求,会议论文重复率不超过30%,期刊论文重复率不超过20%,作者可通过ithenticate自费查重,亦可委托组委会代为查重;
6,为方便审稿,提高组委会工作效率,所有论文须提交至投稿系统;
7,本次会议采取“先投稿、先送审”的原则,审稿周期约1周;
8,组委会可提供翻译润色服务,如有需要,可联系会务组负责老师。
【注册费用】
类别
|
早鸟价
(截至2025年7月31日)
|
常规价
|
仅注册会议论文
(包含1篇会议论文注册费)
|
2900元/篇
|
3200元/篇
|
仅参会
(包含1人参会费)
|
/
|
2400元/人(300欧)
|
关于签证:
1,从国内出行德国或欧洲,需提前办理申根签证。持申根签证可每半年在申根地区停留不超过90天;
2,鉴于目前签证申请周期较长,建议您尽早着手准备签证申请。一般签证申请最早可于出发前六个月向德国驻华使馆或领馆递交;
3,护照有效期超过申请停留期至少3个月,至少有两页空白签证页,无破损;
4,赴德差旅住宿、签证申请等相关费用,由参会人员自理。如签证申请需要邀请函,请联系组委会协助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