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机器学习与控制工程国际会议(ICMLCE 2025)
202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1】大会信息
会议简称: ICMLCE 2025
大会时间:具体以官网公告为准
大会地点: 中国·大理
截稿时间:具体以官网公告为准
审稿通知: 投稿后2-3个工作日内通知
会议官网: http://www.icmlce.com
投稿邮箱: icmlce@sub-paper.com
如需延期投稿、获取参会证书、会议邀请函或会议通知,请直接联系组委会的龚老师。
【2】会议简介
2025年机器学习与控制工程国际会议(ICMLCE 2025)是一次汇聚全球顶尖学者、技术研发人员及行业领袖的学术交流盛会。本次会议聚焦于机器学习和控制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前景。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希望能够促进不同背景的研究者之间的思想碰撞,共同探讨该领域的前沿问题,并推动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发展。
ICMLCE 2025将围绕多个核心主题展开讨论,包括但不限于:
- 机器学习算法:涵盖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等各类算法的设计与优化。
- 深度学习:探索深层神经网络结构及其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应用。
- 强化学习:研究如何使智能体通过试错来不断改进其决策策略。
- 控制理论:讨论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与控制方法。
- 智能控制:开发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并自主调整行为模式的控制系统。
- 物联网中的机器学习:分析物联网环境下数据的特点及相应的机器学习解决方案。
- 数据分析与挖掘:提出有效的方法和技术用于处理大规模复杂数据集。
- 神经网络:研究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构造原理及其在各种任务中的表现。
- 5G系统中的机器学习:探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背景下机器学习的新机遇与挑战。
- 安全性和保护措施:机器学习模型和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恶意攻击。
- 网络切片优化:利用机器学习提升网络资源分配效率和服务质量。
- 用户行为预测:基于历史数据对未来的行为趋势进行准确预测。
- 分布式与分散式机器学习算法:设计适用于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环境下的高效算法。
此外,会议还将举办专题展览、研讨会等活动,为参会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机器学习与控制工程领域最新动态的平台。参与者不仅可以聆听权威专家带来的精彩报告,还能与其他同行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深入探讨交叉学科的合作机会和发展方向。

作为连接学术界与工业界的桥梁,ICMLCE 2025致力于为全球科研人员、工程师和技术专家提供一个开放且富有成效的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机器学习与控制工程领域的持续进步与发展。我们诚邀各界人士踊跃参与这场知识与智慧交融的盛会,一起见证并推动这两个重要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3】征稿主题
本次会议广泛征集以下领域及相关交叉领域的高质量学术论文:
-
机器学习
- 机器学习算法
- 模式识别
- 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
- 物联网中的机器学习
- 数据分析与挖掘
- 神经网络
- 机器学习在5G系统中的应用
- 机器学习的实验评估
- 网络中的模式识别与分类
- 异构网络中的数据挖掘
- 机器学习的安全与保护
- 用于网络切片优化的机器学习
- 用于用户行为预测的机器学习
- 分布式与分散式机器学习算法
-
控制工程
- 智能控制
- 智能系统
- 电气自动化
- 集散控制系统
- 智能管理和决策
- 模糊控制与模糊系统
- 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
- 动力电池管理与维护技术
所有上述领域以及其他相关主题方向的稿件均欢迎提交。
【4】论文提交指南
为了您的研究成果能够在本次会议上得到充分展示,请遵循以下投稿规则:
- 全英文投稿:请使用Microsoft Word格式准备您的稿件,并将其发送至指定邮箱icmlce@sub-paper.com,邮件标题应包含“姓名+TEL+投稿”字样。
- 仅作报告不发表文章:如果您计划在会上做口头报告但不想发表全文,则只需提交一篇简短的摘要;摘要无需严格遵守格式要求,但必须包含标题、内容概述、关键词和作者信息,长度建议控制在一到两页之间。
- 全文投稿:若希望正式发表论文,请按照提供的模板格式撰写完整文章,篇幅推荐为4至10页(含图表和参考文献)。超过规定页数的文章可能需要支付额外费用。
- 审稿反馈:通常情况下,您将在投稿后的2-3个工作日内收到我们的审核结果。如果在此期间没有收到回复,请及时联系我们。
- 提前沟通确认:在正式投稿之前,建议先与会议秘书龚老师取得联系,您的研究方向符合会议主题,以便加快审稿流程并提高录用几率。
【5】参与方式
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您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参与到ICMLCE 2025中来:
- 旁听参会:无需提交论文或进行任何形式的报告,只是作为听众参加此次会议。
- 汇报参会:有机会就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10到15分钟的口头报告。
- 投稿参会:所撰写的论文将被收录进会议论文集中,并随后提交给相关数据库进行索引检索。
【6】审稿流程
为了保证会议论文的质量,所有提交的稿件都将经历严格的评审程序:
- 初步审核:首先检查稿件是否符合会议的主题范围,并对文本进行查重。不符合条件的手稿将立即被淘汰。
- 同行评审:采用双盲评审机制,即审稿人和作者的身份均保持匿名。每篇稿件至少由两名业内专家审查,其中一名是编辑团队成员,其他则为外部审稿人。整个评审周期预计持续2-3个工作日。
- 采取意见:最终决定取决于所有审稿人的评价。当审稿人间存在分歧时,编辑委员会将综合考虑各方意见作出公正裁决,必要时可能会启动第二轮评审以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