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与交通运输国际学术会议(ISCTT 2025)

2025/6/13-2025/6/15

南充市


重要信息

会议官网:www.isctt.net【参会投稿】

会议时间:2025年6月13-15日

会议地点:中国-南充

截稿时间:以官网信息为准(早投稿、早审核、早录用)

接受/拒稿通知:投稿后约3~8天

收录检索:IEEE Xplore,EI Compendex,Scopus

多届数会议,连续多届快速稳定EI检索

本次会议优秀论文将优先扩展并推荐至期刊



大会简介

第十届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与交通运输国际学术会议(ISCTT 2025)将于2025年6月13-15日在中国南充举行。ISCTT 2025将围绕“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等最新研究领域,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等提供一个分享专业经验,扩大专业网络,面对面交流新思想以及展示研究成果的国际平台,探讨本领域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以期推动该领域理论、技术在高校和企业的发展和应用,也为参会者建立业务或研究上的联系以及寻找未来事业上的全球合作伙伴。

image.png


主办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主办.png 

【支持单位】

支持.png

aeic.png        image-removebg-preview (3).png

 

征稿主题

(1)信息科学(数据分析与数据库/信息安全/加密技术/网络安全/数据挖掘/图像处理/信息系统)

(2)计算机技术(算法/人工智能/电气工程/智能自动化/软件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

(3)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规划、建设和运营/智能交通理论与应用/现代物流系统和供应链/低碳运输)

(4)信号处理(独立分量分析多媒体信号处理/通信时序分析信号处理/图像和视频信号处理语音处理等)

(5)其他相关主题亦可,更多主题请查看官网


【主讲嘉宾】

李伟生.jpg

李伟生 教授,重庆邮电大学

李伟生,工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他被选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重庆“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培训计划”获得者,重庆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重庆学术技术领军人物,重庆“图像认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际计算机学会(ACM)重庆分会副会长,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重庆分会副会长。


邵杰.png

邵杰 教授,中国电子科技大学

邵杰是四川省特聘专家,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宜宾)执行副院长。

他在多媒体和大数据领域的人工智能方面发表了10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编辑出版了4篇论文。在《国际系统与服务导向工程杂志》、《模式识别快报》和《世界万维网客座编辑》等期刊工作,并担任ACM KDD、ACM MM、IEEE ICDE、IEEE CVPR、IEEE ICCV、IJCAI、AAAI、ACL等重要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成员。

image.png

曾宪华 教授,重庆邮电大学

曾宪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入选重庆创新与创业人才和领军人才,现任重庆图像认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从事机器学习、大数据智能、跨模态认知计算、图像检索、数据智能分析等研究领域。



夏勇.jpg

夏勇 教授,西北工业大学

夏勇教授是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候选人,天网天海大数据应用技术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1997年被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实验学院录取。2001年、2004年和2007年分别在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荣获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并提名中国优秀博士论文);2007年1月加入悉尼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原信息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与多媒体技术(BMIT)实验室,在院士冯大干指导下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年底,他回到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为医学图像智能计算。

黄树东.png

黄树东 副教授,四川大学

黄树东,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学院、智能科学技术学院)。他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会员,同时也是《工程科学与技术》专栏的副主编。他的研究领域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研究兴趣包括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图像处理、多源异构数据挖掘、深度学习及其应用。

 

高邵兵.jpg

高绍兵 教授,四川大学

高绍兵博士,2017年6月毕业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年,四川大学引进他为特聘研究员(副高)。

2015年至2016年,他在伦敦大学学院行为神经科学研究中心进行联合博士生培训。高绍兵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类脑计算”,包括计算机视觉、视觉色彩信息处理、视觉自适应、生物脉冲神经网络、基于大脑GPS机制的机器人导航技术、深度学习等。高博士在生物医学工程、计算神经科学和神经电生理实验等领域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并在实验神经科学和工程方面有研究背景。


陈华月.jpg

陈华月 副教授,西华师范大学

陈华月,博士、教授、硕士导师、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 他的研究兴趣包括遥感图像的智能分析与解释、智能信息处理和优化算法。

在过去的5年里,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他在《IEEE T-R》、《IEEE T-IM》、《信息科学》、《KBS》等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30多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其中10篇ESI高被引论文和9篇HOT论文,被引用近1000次。

  

徐黎明.jpg

徐黎明 副教授,西华师范大学

徐黎明,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秘书,中国西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CCF高级成员。

他的研究方向是多模态图像分析与重建,专注于机器学习范式如哈希学习、流形学习、深度学习和对抗学习及其在图像恢复、图像超分辨率、图像哈希检索、图像跨模态转换及医学影像诊断报告自动生成中的应用。

过去五年中,他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了近40篇学术论文,发表于《信息科学》、《图形学杂志》、《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学术期刊,其中超过20篇被SCI/IEI收录,6篇被北京大学核心期刊收录。

更多介绍信息可在官网查看...


论文出版

IEEE.png

会议的所有投稿需经过3轮专家审稿,并提交至组委会复核,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录用的论文将由 IEEE (ISBN:979-8-3315-0199-0) 出版,收录进IEEE Xplore数据库,见刊后由期刊社提交至 EI Compendex和Scopus检索。

Submission.png


参会方式

1、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2、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0分钟;

3、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彩色打印;

4、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学生、老客户、团队投稿优惠,会议更多详细内容可咨询会务翟老师】

图片2.png


SCI期刊SCI/SSCI/EI期刊/英文普刊 免费期刊,免费初审,审稿周期短、主题热门,录用快、录用易、国人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