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中国,和谐奥运---2008清华大学博士生专题学术论坛聚焦公共安全与奥运
发布时间:2008/09/12
2008清华大学博士生专题学术论坛5月31日在清华大学FIT大楼多功能厅举行。来自本校及十余所高校的博士生与专家学者共二百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就“公共安全与奥运”这一主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交流。
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清华大学研究生会承办,以“公共安全与奥运”为主题。论坛得到了清华大学各院系师生和北京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共收到来自清华大学21个院系及全国17所高校的稿件108篇。论坛就重大灾害防护与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应对与奥运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问题展开探讨。
中国工程院范维澄院士、中国科学院卢强院士分别作了主题为“公共安全科技”和“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的特邀报告,开拓了参会师生的科研视野。刚从四川归来的清华土木系叶列平教授为大家呈现了灾后现场资料,并号召大家用自己的责任心完成艰巨的灾后重建工作。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董关鹏老师,通过报告诠释了突发事件后积极应对媒体的重要性。
范维澄院士在参与论坛后表示,这次论坛办得不错,选题很好。叶列平教授说:“论坛的创意和着眼点很好,这种跨学科、多领域的交流对学生们很有意义。”
来自水利系的郑毅同学研究的课题,是北京地区以北运河为中心的洪水预报系统。他说:“北京不是一个多涝的城市,相信今年奥运会期间将会风调雨顺。但是一旦发生意外,处理难度很大。所以为了办好奥运,我们必须做好这种准备。虽然由于时间安排和科研需要,我这次没有去当志愿者,但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科研为奥运尽一点绵薄之力,为奥运‘各尽所能’。”
来自北交大的李宇研究的课题是关于建筑物的隔震结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对于此次论坛,他说:“我觉得这个论坛办得很不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专家学者和兄弟院校交流的机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刚才演讲的叶列平教授是研究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与减震的专家,我也向他请教了一个问题。”
维吾尔族的阿地力江同学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他为此次论坛专门撰写了论文《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机制浅析》。“尽管这篇文章有很多地方不成熟,算不上专业研究的水平,但我觉得应该为北京奥运尽自己所能做点事情。另外我觉得这次活动举办得也很好。”他的论文探讨了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一般规律,特别分析了奥运圣火传递中的一些问题。
论坛中,师生灵感不断,交流热烈。下午三个分会场的优秀博士生学术报告中,参会的嘉宾针对博士生报告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点评,演讲者和听众互动互学,进行了具有启发性的讨论。此次论坛依托清华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凝聚智力资源,形成了对我国公共安全建设和北京奥运有借鉴意义的《2008清华大学博士生专题学术论坛论文集》。
清华大学博士生专题学术论坛自2006年正式拉开帷幕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以“国家能源战略下的能源发展”、“纳米科技”和“奥运与环境”为主题的三届专题学术论坛。论坛共邀请过五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举行主题报告和博士生报告近百场,参与人数超过五百人。除清华大学的师生外,参与者还包括来自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相关领导,以及北京30多所高校和研究所的参会代表。
清华大学博士生专题学术论坛是在校内论坛、全国论坛和国际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创办的权威性、前沿性、高层次的学术研究交流平台。论坛以不断创新、促进学科交融为宗旨,紧密结合社会热点,时刻关注学术前沿,致力于启思、明智、创新。力争在继续发扬历届专题论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学术为奥运服务、学术为社会服务的目标。
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清华大学研究生会承办,以“公共安全与奥运”为主题。论坛得到了清华大学各院系师生和北京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共收到来自清华大学21个院系及全国17所高校的稿件108篇。论坛就重大灾害防护与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应对与奥运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问题展开探讨。
中国工程院范维澄院士、中国科学院卢强院士分别作了主题为“公共安全科技”和“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的特邀报告,开拓了参会师生的科研视野。刚从四川归来的清华土木系叶列平教授为大家呈现了灾后现场资料,并号召大家用自己的责任心完成艰巨的灾后重建工作。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董关鹏老师,通过报告诠释了突发事件后积极应对媒体的重要性。
范维澄院士在参与论坛后表示,这次论坛办得不错,选题很好。叶列平教授说:“论坛的创意和着眼点很好,这种跨学科、多领域的交流对学生们很有意义。”
来自水利系的郑毅同学研究的课题,是北京地区以北运河为中心的洪水预报系统。他说:“北京不是一个多涝的城市,相信今年奥运会期间将会风调雨顺。但是一旦发生意外,处理难度很大。所以为了办好奥运,我们必须做好这种准备。虽然由于时间安排和科研需要,我这次没有去当志愿者,但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科研为奥运尽一点绵薄之力,为奥运‘各尽所能’。”
来自北交大的李宇研究的课题是关于建筑物的隔震结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对于此次论坛,他说:“我觉得这个论坛办得很不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专家学者和兄弟院校交流的机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刚才演讲的叶列平教授是研究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与减震的专家,我也向他请教了一个问题。”
维吾尔族的阿地力江同学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他为此次论坛专门撰写了论文《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机制浅析》。“尽管这篇文章有很多地方不成熟,算不上专业研究的水平,但我觉得应该为北京奥运尽自己所能做点事情。另外我觉得这次活动举办得也很好。”他的论文探讨了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一般规律,特别分析了奥运圣火传递中的一些问题。
论坛中,师生灵感不断,交流热烈。下午三个分会场的优秀博士生学术报告中,参会的嘉宾针对博士生报告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点评,演讲者和听众互动互学,进行了具有启发性的讨论。此次论坛依托清华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凝聚智力资源,形成了对我国公共安全建设和北京奥运有借鉴意义的《2008清华大学博士生专题学术论坛论文集》。
清华大学博士生专题学术论坛自2006年正式拉开帷幕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以“国家能源战略下的能源发展”、“纳米科技”和“奥运与环境”为主题的三届专题学术论坛。论坛共邀请过五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举行主题报告和博士生报告近百场,参与人数超过五百人。除清华大学的师生外,参与者还包括来自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相关领导,以及北京30多所高校和研究所的参会代表。
清华大学博士生专题学术论坛是在校内论坛、全国论坛和国际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创办的权威性、前沿性、高层次的学术研究交流平台。论坛以不断创新、促进学科交融为宗旨,紧密结合社会热点,时刻关注学术前沿,致力于启思、明智、创新。力争在继续发扬历届专题论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学术为奥运服务、学术为社会服务的目标。
版权声明:
来源本站整理,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来源本站整理,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会议推荐
相关期刊推荐
相关会议信息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
会议展示区
综合推荐区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84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4072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1543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56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5722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4320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454
-
电子科技大学严鹏教授团队在PRL09-29
-
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团队合作在固态09-29
-
中山大学肖智勇团队发现月震正在引09-29
-
中山大学马骏:让鼻咽癌患者“活得09-29
-
中山大学张慧东团队发现锂暴露导致09-29
-
中山大学彭福华汤常永邱伟团队揭示09-29
-
中山大学张辉杨念生团队研究揭示巨09-29
-
中山大学谢曦蒋乐伦团队发表磁驱动09-29
-
中国粮油学会玉米深加工分会 21102
-
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 21096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23271
-
南京旋立集团 17968
-
深圳市新浩来实业有限公司 18065
-
内蒙古呼和浩特 18238
-
深圳市海伦温展览有限公司 1977
-
揚州市可瑞爾公司 18088
-
山东上观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8743
-
ALIBABA 24031
-
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21026
-
天津天盛贵金属有限公司 17947
-
APISE 24276
-
同济大学 8066
-
北京外国语大学 21073
-
WILL 24051
-
东北师范大学 21049
-
台湾地区长荣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班 23923
-
海洋国旅国际会展部 17957
-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 2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