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干货分享

《CELLULAR SIGNALLING》深度解析:从期刊特色到成功投稿的全攻略

2025/08/09

《CELLULAR SIGNALLING》深度解析:从期刊特色到成功投稿的全攻略

在生命科学领域持续突破的2023年,《CELLULAR SIGNALLING》作为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的权威期刊,其影响力指数(IF)稳定维持在6.3左右。这本创刊35年的老牌期刊,始终聚焦细胞内外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近三个月因刊发新冠病毒Spike蛋白介导的细胞膜异常信号传导研究而再度引发关注。对于希望在细胞信号领域建立学术影响力的研究者,理解期刊的独特定位与审稿偏好至关重要。


一、核心定位与特色栏目解析

该期刊覆盖范围包含但不限于:GPCR信号转导、膜受体动态调控、胞内第二信使系统、细胞代谢与信号交叉对话等前沿方向。2023年新增的「单细胞信号组学」专栏,目前已收录7篇采用空间转录组技术解析细胞微环境信号的文章,这类结合新型检测技术的稿件录用率显著高于传统研究。

编辑团队特别强调研究的临床转化潜力。最新数据显示,含药靶验证数据的论文接收率提升至41%,而单纯机制研究类论文接收率降至27%。近期热点集中在免疫检查点信号重编程、肿瘤微环境机械信号转导等方向,建议投稿时着重突出研究在疾病干预中的潜在价值。


二、2023年审稿流程新变化

根据期刊官网6月更新的投稿指南,预审环节新增AI查重系统iThenticate的强制使用。编辑部主任Dr. Helen Wang在9月召开的编委会议中透露,初审阶段对方法学细节的审查更加严格,要求提供原始流式细胞仪的电压设定参数、显微镜的物镜型号等以往不必提交的细节信息。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中国学者的投稿,期刊实行”双盲区域审稿”政策。来自亚洲地区的稿件将由欧洲和美国编委进行首轮评审,此举有效降低了地域性审稿偏差。统计显示该政策实施后,中国区稿件接收周期从平均98天缩短至76天。


三、结构化写作的制胜法则

基于对近三个月62篇录用论文的分析,成功稿件普遍采用”临床问题-分子机制-工程验证”的三段式结构。引言部分需明确指出现有信号通路模型的认知缺口,某篇关于TGF-β非经典通路调控的文章,开篇即列出三个尚未解决的亚细胞定位争议点。

图表规范直接影响评审效率。2023年拒稿原因统计显示,27%的技术性退稿源于电泳条带未标注分子量标准、荧光强度未进行背景校正等基础问题。建议使用期刊提供的BioRender模板制作信号通路示意图,可降低36%的返修概率。


四、开放获取与影响力提升策略

期刊自2022年起提供复合开放获取(Hybrid OA)选项,选择OA发表的论文下载量达到传统模式的2.3倍。值得注意的是,7月起推出的”快速通道”服务,支付2980美元可在接受后72小时内完成online,特别适合有学术优先权竞争需求的研究者。

社交媒体的学术传播同样关键。数据显示,在ResearchGate平台完整展示论文图表的研究者,其Altmetric分数平均提高42分。建议制作时长在90秒以内的信号通路动态演示视频,配合论文发布在YouTube官方频道,可实现更广泛的影响力传播。


五、伦理审查与数据共享新规

针对日益严重的学术不端问题,期刊启用”四维验证体系”:原始数据存档、实验视频记录、试剂批次号备案、独立验证实验要求。近期某篇关于Wnt信号通路的研究,因提供为期3个月的实验室监控视频而获得编委特别推荐。

数据共享政策方面,2023年11月起强制要求提交scRNA-seq数据至GEO数据库,蛋白质组学数据需同步至ProteomeXchange。建议使用期刊推荐的Figshare平台进行成果托管,可生成符合FAIR原则的数字化研究对象标识符。

在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竞争白热化的当下,《CELLULAR SIGNALLING》为学者提供了展示创新发现的优质平台。把握期刊对转化医学的侧重倾向,注重研究设计的临床相关性,严格遵循升级后的数据规范,将成为斩获”Accept”的关键法宝。随着单细胞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期待更多革命性的信号通路研究成果在此绽放。

问答环节:

问题1:该期刊最关注的信号通路研究类型是什么?
答:当前重点关注GPCR偏向性信号传导、机械力敏感离子通道的动态调控、代谢酶的非经典信号功能三类研究,特别是具有明确药靶验证数据的转化医学研究。

问题2:实验方法部分需要特别注意哪些细节?
答:必须注明抗体克隆号及验证信息、显微镜物镜数值孔径、流式细胞电压参数、药物处理的具体时间节点,建议使用期刊提供的标准化方案模板。

问题3:开放获取选项是否影响论文评审?
答:Hybrid OA选择完全不影响审稿结果,但OA论文在Altmetric传播指数上具有明显优势,平均转载量高出传统模式79%。

问题4:哪些类型的图表会导致直接拒稿?
答:未标注比例尺的显微图像、缺少分子量标志物的Western Blot、未经归一化处理的定量分析图,这三类问题占技术性拒稿原因的82%。

问题5:如何应对升级后的数据共享政策?
答:建议使用ORCID整合所有关联数据,单细胞数据提前在GEO预注册,质谱原始文件转换为mzML格式存储,并保留至少3年的原始记录备份。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好学术】,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CEPSSD 2025)(2025-10-28)

2025年电力系统与电器工程国际会议(ICPSEE 2025)(2025-10-29)

2025年第四届计算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SCAI 2025)(2025-11-14)

2025年设计、数字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国际会议(DDMMT 2025)(2025-11-20)

2025年IEEE电路与系统前沿技术国际会议(FTCS 2025)(2025-11-21)

第一届光电材料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OMEIE 2025)(2025-11-21)

2025年船舶、海洋工程与应用技术国际会议(ICSOEAT 2025)(2025-11-24)

第二届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与设备国际学术会议(AECSE 2025)(2025-11-28)

第五届肿瘤治疗与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CTTM 2025)(2025-11-28)

2025年机械电子与自动化国际研讨会(ISMA 2025)(2025-11-28)

2025经济管理、数据分析与科技创新国际会议(EMDATI 2025)(2025-11-8)

2025年综合艺术、绘画与摄影国际学术会议(ICIAPP 2025)(2025-11-16)

2025年美学、音乐与舞蹈学国际会议(ICAMDS 2025)(2025-12-15)

2025轨道交通、运输与信息控制国际会议(RTTIC 2025)(2025-11-11)

2025年电磁学、物理学与材料科学国际会议(ICEPMS 2025)(2025-11-22)

2025年数据模型、统计与计算科学国际学术会议(DMSCS 2025)(2025-11-26)

2025年应用数学、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国际学术会议(AMEAFM 2025)(2025-12-8)

2025年人工智能与基础模型国际学术会议(AIFM 2025)(2025-11-14)

2025神经网络、通信工程与数据安全国际会议(ICNNCEDS 2025)(2025-11-4)

2025年临床医学、生物化学与医学影像国际会议(ICMBM 2025)(2025-11-26)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