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系方璐课题组在感算一体全光机器视觉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06/17
随着传感和计算模块在边缘基础设施的广泛部署,自然场景的高速感知、计算和重建至关重要。现有端侧视觉智能大多为感算分离范式,即通过传感器感知和采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进行智能任务的计算。光和电之间的频繁转换,以及后摩尔时代电子计算性能发展趋势的减缓,制约了端侧智能处理的速度和带宽。
针对边缘系统面临的感算瓶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方璐课题组提出了面向自然场景的感算一体全光智能计算架构,研制了并行化全光感算阵列芯片(optical parallel computational arraychip,OPCAchip),突破了非相干光场矩阵计算的难题,摒弃了“光感知-电计算”的感算分离范式,以“光入-光出”端到端的计算实现全光机器视觉,将非相干光场智能处理的速度提升至纳秒量级,支持每秒千亿像素规模的自然光场处理。
课题组刻画了自然场景光信号与片上光场的调制关系,提出了非相干-相干全光乘加算子,建立了空谱域多维全光神经网络,突破了非相干光场智能感算难题,提出了全光片上谐振神经元模型,研制了全光感算一体阵列芯片OPCA,支撑自然场景光场信号的并行感知与高速计算。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构建了多波长全光神经网络,将感知、计算和重建融为一体,实现了端到端的全光编解码和光场重建任务,在纳秒时间尺度上可完成对自然场景的端到端重建。在视觉智能分类任务上,OPCA芯片实测响应时间为6.0纳秒、视觉处理带宽达THz即每秒可处理千亿像素规模,相比传统相机采集、存储、智能处理这一感算分离系统(响应时间大多为毫秒量级、每秒处理亿像素),速度提升6个数量级,带宽提升2~3个数量级。
期刊主页推荐截图
以OPCA芯片为代表的感算一体全光机器视觉,标志着智能光计算技术向端侧应用领域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该芯片未来将与大规模智能光计算芯片集成,突破光电/电光转换带来的速度和功耗桎梏,实现从光感知到光处理的端到端全光智能感算。凭借其高速度、高带宽的感算特性,有望为自动驾驶、工业检测、智能机器人、VR/AR等领域带来性能的颠覆性突破,应用前景广阔。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并行光子芯片实现纳秒级端到端图像处理、传输和重建”(Parallel photonic chip for nano-second end-to-end image processing, transmission, and reconstruction)为题,发表在《光学》(Optica)杂志上。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为论文第一单位,电子工程系副教授方璐为论文通讯作者,电子工程系2020级博士生吴蔚、博士后周天贶(水木学者)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得到科技部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中国博士后基金、清华大学-之江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等的支持。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科严文化 2036
-
联合医学会展有限公司 18291
-
APISE 20936
-
北京工业大学 2093
-
北京华进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21086
-
江苏省苏州大学 2186
-
中国助产士联盟 23046
-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 20990
-
山东大学化学学院 21343
-
中国生态学学会专业委 18021
-
南阳理工学院 17975
-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3199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8004
-
IETP 1984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 21182
-
HKSME 23929
-
MAM 21029
-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21076
-
工程信息研究院 17962
-
大连中联旅行社 1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