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干货分享

被EI收录的中文期刊有哪些?这个问题的答案已刷新!

2025/07/20

被EI收录的中文期刊有哪些?这个问题的答案已刷新!

在科研工作者持续追问”被EI收录的中文期刊有哪些”的当下,Elsevier官网2023年12月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共有178种中文期刊进入EI核心源刊目录。这个数量较去年增长5.4%,反映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稳步提升。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2023年度工程技术期刊发展报告》指出,这些期刊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能源环保三大领域。


一、先进制造领域重点期刊分布

《机械工程学报》和《中国机械工程》持续稳居先进制造类EI中文期刊榜首。最新数据显示,前者2023年发表论文中62%涉及智能制造技术,后者45%的稿件聚焦增材制造方向。值得注意的是,《航空学报》自2023年第二季度起新增”空天智能系统”专栏,收录论文的被引频次同比激增78%。

在材料工程领域,《无机材料学报》的影响因子已达3.817,创下中文期刊新高。其近期组织的”功能陶瓷专题”汇集了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顶尖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而《金属学报》最新推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特刊,已有3篇论文进入ESI高被引论文榜单。


二、电子信息领域入围期刊新变化

2023年EI目录新增《光电工程》《微波学报》两种中文期刊,使电子信息类EI中文期刊总数达到41种。《电子学报》最新统计显示,其录用论文中36%涉及人工智能算法优化,29%聚焦5G通信技术创新。值得关注的是,《自动化学报》自采用智能评审系统后,平均审稿周期缩短至45天。

在计算机应用领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首次实现全年载文量突破300篇。该刊最新组织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专题,单期下载量达2.7万次。而《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的开放获取专栏,已实现科研成果的24小时在线优先出版。


三、能源环保领域期刊最新动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持续领跑能源类EI期刊,其2023年组织的”新型电力系统”专刊引用率达到历史新高。《太阳能学报》最新影响因子达到2.913,光伏技术相关论文占比提升至61%。值得注意的是,《工程热物理学报》新设立的”碳中和专题”,已吸引清华大学热能系等顶尖团队投稿。

环境科学领域,《中国环境科学》2023年拒稿率攀升至82%,显示出该刊的学术门槛持续提升。而最新进入EI目录的《环境科学研究》,其”污染修复技术”专栏论文下载量月均增长34%。《安全与环境学报》采用AI剽窃检测系统后,重复率超标论文数量下降67%。


四、新兴交叉学科期刊突围路径

生物医学工程类期刊《仪器仪表学报》2023年实行”双盲评审”制度后,青年学者论文录用比例提高12%。《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新增的”空天地海一体化”专栏,已发表多项国家重大专项研究成果。值得关注的是,《高技术通讯》通过实施”学术快报”机制,将重要科研成果的发表周期压缩至60天。

在交叉学科领域,《控制与决策》建立的”成果简报”制度,使得重大理论突破能够快速公之于众。而《振动与冲击》期刊推出的”实验方法标准化”专刊,正在引领相关领域研究范式的革新。《工程力学》最新开设的”极端工况模拟”专栏,已有2项研究成果实现技术转化。


五、2024年EI收录趋势预测

根据Elsevier最新发布的《2024-2026年期刊发展计划》,智能制造、量子计算、清洁能源将成为新增中文EI期刊的重点方向。中国科协”卓越行动计划”显示,预计2024年将有15-20种中文期刊进入EI收录候补名单。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辅助审稿系统将在更多中文EI期刊推广应用。

从投稿策略来看,科研人员应重点关注各期刊的专题征稿计划。《机械工程学报》2024年将推出”数字孪生技术”特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正在策划”新型储能系统”专题。同时,建议作者优先选择开放获取(OA)出版模式,这类论文的国际能见度通常提高40%以上。

在回答”被EI收录的中文期刊有哪些”这个问题时,我们既要关注现有的178种核心期刊,也要密切留意Elsevier每季度更新的目录。科研工作者应当根据研究领域精准选择目标期刊,充分利用专题征稿等机制提升录用概率。随着我国科技期刊建设”十四五”规划的推进,未来将有更多优质中文期刊进入国际权威数据库。

问题1:目前EI收录的中文期刊总量是多少?
答:根据Elsevier 2023年12月数据,当前共有178种中文期刊被EI核心库收录,较去年同期增加9种。

问题2:哪些领域的EI中文期刊数量增长最快?
答: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期刊增长显著,其中智能制造类期刊新增4种,环境科学类新增3种。

问题3:如何查询期刊是否被EI收录?
答:可通过Elsevier官网EI Compendex数据库,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收录查询系统进行验证。

问题4:EI中文期刊的平均审稿周期是多久?
答:不同期刊差异较大,传统优势期刊约4-6个月,采用智能评审系统的期刊可缩短至2-3个月。

问题5:投稿EI中文期刊需要注意哪些新趋势?
答:建议关注期刊专题征稿计划、优先采用开放获取模式、注重英文摘要质量三大新趋势。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好学术】,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CEPSSD 2025)(2025-10-28)

2025年电力系统与电器工程国际会议(ICPSEE 2025)(2025-10-29)

2025年第四届计算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SCAI 2025)(2025-11-14)

2025年设计、数字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国际会议(DDMMT 2025)(2025-11-20)

2025年IEEE电路与系统前沿技术国际会议(FTCS 2025)(2025-11-21)

第一届光电材料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OMEIE 2025)(2025-11-21)

2025年船舶、海洋工程与应用技术国际会议(ICSOEAT 2025)(2025-11-24)

第二届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与设备国际学术会议(AECSE 2025)(2025-11-28)

第五届肿瘤治疗与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CTTM 2025)(2025-11-28)

2025年机械电子与自动化国际研讨会(ISMA 2025)(2025-11-28)

2025年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国际会议(ICVRHCI 2025)(2025-11-28)

2025年海洋工程、应用技术与环境保护国际会议(MEATEP 2025)(2025-11-26)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城市与信息控制国际会议(ICTSC 2025)(2025-11-8)

2025年量子计算、信息安全与区块链技术国际会议(QCISBT 2025)(2025-11-26)

2025年药物化学与临床应用国际会议(ICMCCA 2025)(2025-12-31)

2025年能源电力系统与智能电网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PSSGT 2025)(2025-12-19)

2025年智能建筑、工程管理与安全工程国际会议(ICIBEMSE 2025)(2025-12-10)

2025年文学、艺术与语言传播国际学术会议(ICLALC 2025)(2025-11-15)

2025年智能驾驶、传感器与智能交通技术国际会议(IDSITT 2025)(2025-11-20)

2025深度学习、语言处理与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DLLPCV 2025)(2025-12-28)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