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研制出适用于可穿戴集成电路的三维液体二极管
2025/06/02
![]() |
图 (a)基于三维液体二极管的柔性透气集成电路原理示意图;
(b)三维液体二极管的流体动力学仿真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122002)等资助下,香港城市大学于欣格副教授团队在柔性、透气可穿戴集成电子器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一种适用于柔性、集成透气电子的三维液体二极管(A three-dimensional liquid diode for soft, integrated permeable electronics)”为题,于2024年3月27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161-1。
器件-皮肤界面稳定性是决定可穿戴电子设备长期、精准信号监测的重要因素。有限的透气、透汗性导致汗液累积,不仅造成用户热生理不适,更会破坏器件-皮肤界面,严重降低柔性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如何实现高集成可穿戴电子的透气、透汗性是该领域亟需攻克的难题。
于欣格团队受自然界生物(猪笼草)特殊表面上液体自发输运现象的启发,设计了一种使液体在三维尺度上进行自发、定向输运的结构,称为三维液体二极管。基于流体自发输运理论分析模型及表面张力调控机制,他们采用选择性等离子体处理手段实现了汗液的垂直输运,同时构建了超亲水微纳结构实现了液体的横向导通,使液体输运速率超过人体正常排汗速率的4000倍。基于此技术,团队开发了一套高透气、透汗的柔性集成电子设备,实现了在日常活动和运动状态下长达七天的连续、精准心电检测。
项目研究工作显著提升了柔性电子在长期服役中的监测精度、稳定性及用户舒适性,为研发临床监护、长期健康监测的可穿戴设备提供了新策略。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11月优质学术会议推荐 16
-
2025年机器视觉、智能成像与模式识 392
-
2025年第七届控制与机器人国际会议 576
-
2025年智能光子学与应用技术国际学 1529
-
2025年机械工程,新能源与电气技术 1790
-
2025年计算机科学、图像分析与信号 2065
-
2025年材料化学与燃料电池技术国际 1861
-
2025年自动化前沿系统、智慧城市与 10-23
-
2025年信息光学、遥感技术与机器视 10-23
-
2025年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与语言学 10-23
-
2025年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与智能 10-23
-
2025年语言认知、人工智能与计算建 10-23
-
2025年社会科学、应用语言学与人文 10-23
-
2025年传统机械、动力学与智能装备 10-23
-
2025年图像处理、物理建模与结构设 10-23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45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4758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2033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93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844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513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840
-
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10-20
-
历史时期极端干旱灾害的数据评估和10-20
-
“清华化学百年论坛:塑造化学的未10-20
-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为跨10-20
-
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46MW大容10-20
-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九疆电力建10-20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10-20
-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本科生在一区10-20
-
MEME2016组委会 2023

-
北京耐思国际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23953

-
MFJYT 8254

-
百奥泰国际会议 24241

-
HKSME 24064

-
국제 24070

-
上海展业展览有限公司 2100

-
AME2017组委会 2123

-
山东济南刘华商务 17953

-
天津音乐学院 23107

-
iwmce2018 24008

-
南京海关协管队 21050

-
FEWFEW 8194

-
同济医院康复科资源中心 21055

-
合肥市中医院 21110

-
上海麦峰 23012

-
河北工业大学 18209

-
浙江工业大学 18011

-
常州大学 24204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113

















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