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EI期刊必须全英文写作吗?最新政策解读与投稿策略
2025/07/13
在科研工作者准备论文投稿时,语言选择始终是个关键决策。特别是对于国内EI期刊而言,”必须全英文写作”的认知误区仍在学术圈广泛流传。实际上,根据中国科协2023年9月发布的《科技期刊双语出版工程实施指南》,国内EI期刊已形成中英文并行的新生态,这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灵活的语言选择空间。
一、最新政策解读:中英文投稿双轨制已成定局
2023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明确指出,国内英文科技期刊与国际检索系统的对接将持续深化,但中文期刊的国际传播渠道也在加速建设中。对EI检索系统而言,既收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版本,也完整收录《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等纯英文期刊。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最新公布的《科研论文发表指引》特别强调,项目结题论文发表不再强制要求英文写作。这种政策转向反映出我国科研评价体系对中文科技论文价值的重新认知,为科研人员在EI期刊投稿时的语言选择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期刊现状扫描:学科差异决定语言门槛
通过对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50本国内EI期刊统计分析发现:基础研究类期刊英文稿件占比达78%,而应用技术类期刊中文稿件仍保持45%的接收比例。以《机械工程学报》为例,其中文版和英文版均被EI收录,但英文版的影响因子是中文版的2.3倍。
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要求正文必须中英双语对照,这种”双语文”模式正在成为应用学科期刊的新趋势。与之相比,《计算机学报》等计算机类期刊则完全采用英文出版,反映出学科国际化程度的差异性。
三、语言选择策略:四个维度的决策模型
科研团队在决定投稿语言时,建议从研究性质、传播对象、学科特征和职业规划四个维度建立决策模型。前沿基础研究建议首选英文写作以拓展国际影响力,而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研究采用中英双语投稿更能兼顾国内外读者。
以某985高校机器人研究所的投稿实践为例,他们的理论创新成果90%投向英文期刊,而涉及国家标准制定的应用成果则坚持中文发表。这种差异化策略使团队既保持了国际显示度,又在国内产业界建立了技术话语权。
四、典型案例分析:双语论文的成功之道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3年刊发的一篇双语论文提供了有益启示。该论文中文正文配合英文扩展版附件,既满足了EI检索要求,又通过中文版本实现了技术向产业端的有效转化。这种”主体+拓展”的复合结构被多家期刊纳入投稿指南。
东南大学材料学院团队近期在《材料科学技术》发表的论文采用中英文双摘要模式,中文摘要侧重技术参数解析,英文摘要着重理论创新阐述。这种精准的读者分层策略,使论文的国际引用率和国内下载量均高于单语论文30%以上。
五、投稿准备指南:避开三个常见误区
是语言转换的完整性问题,部分作者直接将中文论文机器翻译后投稿,导致专业术语失准。建议对照《工程技术领域英文术语规范》进行精准转换。是参考文献的国际化配比,中英文期刊都要求国际文献引用率不低于40%。
最关键的误区是认为英文写作必然带来更高录用率。实际上,《航空学报》的统计显示,中文投稿的送审率比英文稿低12%,但最终录用率却高出5%,反映出中文稿件的质量把控更为严格。投稿前务必研读目标期刊的《作者指南》,半数以上EI期刊明确接受中文投稿。
国内EI期刊的语言政策正走向多元化,科研工作者应当摒弃”唯英文论”的固有思维。在保持学术质量的前提下,根据研究属性、传播目标和学科特点进行理性选择。随着国家层面”中文精品科技期刊计划”的推进,中文论文在EI检索体系中的显示度将持续提升,为本土科研创新提供更广阔的表达空间。
问题1:国家政策是否强制要求EI期刊论文必须英文写作?
答:最新政策明确支持中英文双轨制,教育部等六部门文件强调培育中文精品期刊,不存在强制英文写作的要求。
问题2:中英文论文在EI期刊的评审标准是否不同?
答:核心评审标准完全一致,但英文论文在国际审稿人参与度上通常更高,部分期刊对中文稿件的格式要求更严格。
问题3:工程技术类论文是否有必要保留中文版本?
答:涉及产业应用、标准制定的研究成果强烈建议保留中文版本,这对技术转化和国内学术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问题4:双语投稿是否会影响论文发表周期?
答:规范的双语投稿通常增加1-2周处理时间,但能显著提升论文传播效果。建议选择提供双语出版服务的期刊。
问题5:中文论文的EI检索确认需要注意什么?
答:必须确保英文摘要符合EI索引规范,包含完整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定量结论,建议参照IEEE摘要写作标准。
文章来源【好学术】,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11月优质学术会议推荐 16
-
2025年机器视觉、智能成像与模式识 392
-
2025年第七届控制与机器人国际会议 576
-
2025年智能光子学与应用技术国际学 1529
-
2025年机械工程,新能源与电气技术 1790
-
2025年计算机科学、图像分析与信号 2065
-
2025年材料化学与燃料电池技术国际 1861
-
2025年自动化前沿系统、智慧城市与 10-23
-
2025年信息光学、遥感技术与机器视 10-23
-
2025年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与语言学 10-23
-
2025年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与智能 10-23
-
2025年语言认知、人工智能与计算建 10-23
-
2025年社会科学、应用语言学与人文 10-23
-
2025年传统机械、动力学与智能装备 10-23
-
2025年图像处理、物理建模与结构设 10-23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45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4758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2033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93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844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513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840
-
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10-20
-
历史时期极端干旱灾害的数据评估和10-20
-
“清华化学百年论坛:塑造化学的未10-20
-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为跨10-20
-
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46MW大容10-20
-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九疆电力建10-20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10-20
-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本科生在一区10-20
-
QQ 8028

-
清华大学 8012

-
亚州现代经济研究所 18066

-
大连市福佳集团 17982

-
International As 2123

-
云南天源会务公司 17991

-
Hong Kong Societ 24066

-
北京艾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23965

-
浙江理工大学 23126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1070

-
北京沃特咨询有限公司 21031

-
河北工业大学 21653

-
apise 24053

-
重庆远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17980

-
西南大学 21067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4004

-
亚太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23221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21074

-
SCIENCE AND ENGI 24118

-
上海市同济大学 18053

















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