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在基于功能核酸的免疫细胞互作过程分析取得进展
2024/04/11
![]() |
图 基于功能核酸的三维纳米连接探针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922404、22174039、22107027和21827811)等资助下,湖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谭蔚泓院士/邱丽萍教授团队发展了基于功能核酸的三维纳米连接探针,实现了T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APC)膜界面微观距离的精准测量与调控,揭示了压缩膜间距可以有效增强T细胞活化程度。研究成果以“膜锚定的功能核酸纳米连接探针用于T细胞受体触发过程研究(Membrane-anchored DNA nanojunctionsenable closer antigen-presenting cell–T-cellcontact in elevated T-cell receptor triggering)”为题,于2023年3月9日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5-023-01333-2。
T细胞是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的主要武器。T细胞的有效活化依靠其表面TCR受体与APC细胞表面pMHC复合物的特异性相互作用。TCR受体胞外结构域的分子识别如何触发其胞内ITAM基序的磷酸化(TCR triggering),一直是细胞免疫学领域非常重要,但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主要原因是T细胞的活化过程极其复杂,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传统免疫学分析手段常利用简化人工模型来讨论单一因素的影响,得到的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
为了在真实细胞相互作用体系中探究T细胞的活化过程,该团队构建了多种尺寸精确、具有良好机械刚性和几何稳定性的三维功能核酸连接探针,在纳米尺度上实现了T细胞和APC细胞膜间距的精准测量和调控。研究发现,两细胞膜间距的变化可以调节CD45等膜蛋白在T细胞激活域中的重排分布,同时影响膜界面的机械力强度,从而调控了T细胞的活化程度。此外,通过对两细胞膜界面进行压缩,该研究团队揭示了压缩膜间距可以有效增强T细胞的信号传导效率,向下扩展了T细胞免疫学研究的空间尺度。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星旭 8172
-
上海东浩会展活动策划有限公司 20954
-
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 18300
-
《纳米科技》编辑部 23923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传媒与传播研究 2126
-
山东大学控制学院 23197
-
APISE 22941
-
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 24095
-
武汉奔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357
-
CC 8037
-
涿州众智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24050
-
三匠联合国际会展(北京)有限公司 21159
-
创腾科技有限公司 21001
-
南京邮电大学 21054
-
四川盛大会展 1985
-
巨燈照明有限公司 21029
-
陕西汉中供电局 21280
-
20843
-
山东恒翠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8144
-
北京邮电会议中心 23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