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戴瀚程研究员团队在粮食系统增效支撑中国碳中和实现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10
![]() |
图 我国粮食系统增效的国内外多重协同效益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2222001)等资助下,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戴瀚程研究员团队在大规模生物质能部署以助力中国碳中和目标的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研究成果以“粮食系统增效是实现中国碳中和的关键(Enhanced food system efficiency is the key to China’s 2060 carbon neutrality target)”为题,于2023年7月3日发表于《自然 ∙ 食品》(Nature Food)期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6-023-00790-1。
2060年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BECCS)技术的大规模部署能够为我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创造约13亿吨的额外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从而极大缓解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碳减排压力和减排代价。然而,考虑到中国有限的耕地和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亟待解决如何在不危及我国粮食安全、不加重粮食贸易伙伴国环境负担的前提下,大规模供应生物质能源的难题。
研究团队基于北京大学自主研发的IMED-GLOBIOM综合评估模型,考虑并分析了增加生物质能生产、放松主粮贸易、提高单产、粮食浪费减半、转变膳食结构等多种情景后,提出解决上述难题的关键在于建立符合国情的高效粮食系统。我国需要多措并举,包括适当放松粮食贸易约束,在不增加氮肥使用量的情况下缩小单产差距、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以及转向符合膳食指南的更健康饮食习惯,以构建符合国情的高效粮食系统,进而减少21%的农业用地,13%的灌溉用水和17%的氮肥使用。
该成果通过将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地区差异性参数纳入了综合评估模型中,有效地补充了已有相关研究的不足;同时,还关注到了隐含在粮食贸易中的区域间环境负担转移,在自上而下的全球综合评估和自下而上的国家研究之间架起了一座重要桥梁,提出了可将减排目标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彼此权衡关系转变为相互协同关系的实现途径。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单位名称单位名称 17942
-
新疆医科大学 7991
-
HKSME 20969
-
同济大学 20956
-
北京凤凰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1916
-
江苏省纳米技术产业创新中心 23036
-
西安市长安大学 23256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18034
-
西南交通大学 2053
-
第六届中国果菜产业发展论坛组委会 17963
-
上海广尧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24031
-
湖南正蓉制造 17966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1106
-
北京宝利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22888
-
武汉海讯科技会务有限公司 18208
-
北京中食高科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8192
-
上海熠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1064
-
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 18114
-
同济大学地下系 20955
-
迈海材料基因组国际研究院 2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