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科研圈内学术讲座/会议的主持人不给提问机会的现象?
2024/05/22
科研圈内学术讲座或会议的主持人在主讲人讲完后只给1-2个提问机会,甚至不给提问机会的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
-
时间管理:在很多情况下,会议的时间安排可能非常紧凑,主持人需要确保活动能够按时结束。因此,他们可能会限制提问环节的时间。这种安排虽然保证了会议流程的顺畅,但可能会牺牲掉深入讨论和交流的机会。
-
会议性质:不同类型的会议对互动的需求不同。例如,一些大型会议或高端论坛可能更注重演讲内容的展示,而不是互动交流。而小型研讨会或工作坊则可能鼓励更多的提问和讨论。
-
主持人的角色和能力:主持人的任务是引导整个会议的进程,包括提问环节。如果主持人缺乏经验或者对会议主题不够熟悉,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引导提问,或者无法判断哪些问题最有价值。
-
参与者的态度:有时候,听众可能因为时间紧迫、对主题不熟悉或者其他原因而不愿意提问。这种情况下,主持人可能会错误地认为没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提出。
-
学术文化:不同的学术领域和文化背景可能对提问和讨论的期望不同。在某些文化中,开放性讨论可能不太常见,而在其他文化中,提问和辩论可能是学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主讲人的地位: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主讲人在其领域内享有较高的声誉,主持人和听众可能会出于尊重而减少提问,尤其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提前规划:会议组织者应该提前规划好时间表,确保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提问和讨论。
- 培训主持人: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主持人更好地理解如何有效地管理提问环节。
- 鼓励提问:主持人可以在讲座开始前就鼓励听众提问,并在讲座中适时提醒听众提问的机会。
- 使用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或应用程序来收集和筛选问题,以确保即使时间有限,也能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 反馈和改进:会后收集参与者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提问环节的看法,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
总之,有效的提问环节对于学术交流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深化理解、激发新的想法和建立合作关系。因此,主持人和会议组织者应当努力创造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环境,鼓励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文章来源网友分享,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17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3563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1202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322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5111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387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195
-
学术工作坊是学术会议的分支吗?深09-19
-
学术界工作室:知识生产新模式解析09-19
-
学科工作坊进阶升级新路径——工程09-19
-
学术工作报告的核心要素与实践路径09-19
-
学术会堂的使命是什么?——解析现09-19
-
如何把学术会议的知识装进口袋?这09-19
-
怎么查是不是SCI收录?科研新人09-19
-
EI会议论文真的能被稳定检索吗?09-19
-
合肥市中医院 21066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20984
-
青岛新星大酒店 2269
-
武汉青博盛学术服务有限公司 1907
-
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 2031
-
北京艾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1893
-
义乌会展有限公司 18061
-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1166
-
南昌大学 21179
-
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 21316
-
南阳译天地震研究所 21049
-
北京大学 2010
-
生物谷 2032
-
第十届(2017年)中国金融评论 23955
-
北京众联中科信息管理有限公司 2079
-
北京新科世代传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8039
-
上海联合非常规能源研究中心 24198
-
北京市海淀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 21054
-
大连百奥泰国际会议有限公司 1992
-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