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地学系同丹课题组发文揭示气候变化对全球高比例风光系统极端电力短缺事件的影响
2024/07/02
大力发展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推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实现巴黎协定未来气候目标的必要途径。然而,风光资源受气象条件影响,具有高度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风光潜在供应缺口会导致高比例风光发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较大挑战。因此,探究历史气象条件下全球高比例风光系统的潜在电力短缺事件变化趋势,对于理解未来电力系统面临的极端安全风险和促进电力系统稳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这一问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同丹助理教授课题组利用43年(1980-2022年)全球逐小时再分析气象数据集量化了全球风光发电系统潜在极端电力短缺事件的变化趋势,系统揭示了风光发电系统极端电力短缺事件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成果为加强未来高比例风光能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资源部署,提高极端气候风险下的电力系统韧性与安全保障水平提供了科学支撑。
研究定义了两类极端电力短缺事件,即长时极端短缺事件(电力缺口持续超过100小时)和低可靠性极端短缺事件(电力缺口超过30%且持续12小时以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三个指标表征极端电力短缺事件的变化趋势——出现频次、持续时长和强度。出现频次指每年极端电力短缺事件出现的次数,持续时长为极端电力短缺事件的持续小时数,强度则定义为极端电力短缺事件的电力缺口总量。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本世纪中叶电力系统风光渗透率目标下1980-2022年间全球风光系统潜在极端电力短缺事件的历史变化趋势。
研究发现,气候变化背景下1980-2022年全球极端电力短缺事件持续增加。长时极端短缺事件的出现频次、持续时长和强度分别以每年0.026次、0.340小时和14.7%的速度增长,低可靠性极端短缺事件的出现频次、持续时长和强度分别以每年0.069次、0.392小时和13.1%的速度增长。在20年时间尺度上,2000年之后全球极端电力短缺事件显著高于2000年以前(图1)。

图1.1980-2022年高比例风光发电系统长时短缺事件变化趋势
研究进一步将极低风速和极低太阳辐射(低于日均值第10百分位数)同时出现的时段定义为极低风速-极低太阳辐射复合事件,以探讨极端电力短缺事件年际变化的气候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极低风速和极低太阳辐射的增加可能推动了极端电力短缺事件的增长。1980年以来,极低风速-极低太阳辐射复合事件持续增加,并与极端电力短缺事件呈正相关。然而,极端电力短缺事件变化与气候要素变化并不成比例。与1980-2000年相比,2001-2022年全球1%的平均风速和太阳辐射变化带来了超过10%极低风速-极低太阳辐射复合事件变化,并进一步引发了约30%的极端电力短缺事件变化(图2)。因此,即使在未来温和气候变化情景下,高比例风光系统极端电力短缺事件也可能大幅增加。

图2.极端电力短缺事件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6月18日,相关研究成果以“气候变化对全球风光系统极端电力短缺事件的影响”(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the extreme power shortage events of wind-solar supply systems worldwide during 1980–2022)为题,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清华大学地学系2021级博士生郑栋升为论文第一作者,同丹为论文通讯作者。论文作者还包括清华大学地学系教授张强,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教授史蒂夫·戴维斯(Steven J. Davis),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车慧正,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覃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耿冠楠,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后刘洋以及清华大学地学系博士生徐若翀、杨晋和严禧哲。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气象局青年创新团队项目、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国际合作联合行动和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的支持。
文章来源 清华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11月优质学术会议推荐 16
   - 
  2025年机器视觉、智能成像与模式识 392
   - 
  2025年第七届控制与机器人国际会议 576
   - 
  2025年智能光子学与应用技术国际学 1529
   - 
  2025年机械工程,新能源与电气技术 1790
   - 
  2025年计算机科学、图像分析与信号 2065
   - 
  2025年材料化学与燃料电池技术国际 1861
   - 
  2025年自动化前沿系统、智慧城市与 10-23
   - 
  2025年信息光学、遥感技术与机器视 10-23
   - 
  2025年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与语言学 10-23
   - 
  2025年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与智能 10-23
   - 
  2025年语言认知、人工智能与计算建 10-23
   - 
  2025年社会科学、应用语言学与人文 10-23
   - 
  2025年传统机械、动力学与智能装备 10-23
   - 
  2025年图像处理、物理建模与结构设 10-23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45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4758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2033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93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844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513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840
 - 
  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10-20
 - 
  历史时期极端干旱灾害的数据评估和10-20
 - 
  “清华化学百年论坛:塑造化学的未10-20
 -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为跨10-20
 - 
  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46MW大容10-20
 -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九疆电力建10-20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10-20
 -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本科生在一区10-20
 
- 
  CRTEWS 18072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8146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21016

 - 
  AIEC学术交流资讯中心 24307

 - 
  中国科技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 23121

 - 
  IWCST2018会务组 23091

 - 
  开元名都大酒店 18205

 - 
  上海景桥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8276

 - 
  英国约克大学经济系 21130

 - 
  省会议接待服务中心 23067

 -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2992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7905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传媒与传播研究 2173

 - 
  IETP 8191

 - 
  天津商业大学 23129

 - 
  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2076

 - 
  湖南大学 2019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21210

 - 
  第七届全国钙信号和细胞功能研讨会 18005

 - 
  浙江大学 21287

 
						
					 
					















 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