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与海外合作者在企业盈余管理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2024/07/02
![]() |
图 转移非全资子公司利润给母公司的盈余管理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2102243、71840011)等资助下,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罗玫、中山大学助理教授张新一与海外合作者在企业盈余管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通过非全资子公司进行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 via Not-Wholly-Owned Subsidiaries)”为题,于2024年4月在《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287/mnsc.2022.03090。
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有效识别和充分评估有助于监管者和投资者准确评判企业发展质量、及时揭示微观运行风险,是“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然而,公司盈余管理测度方法话语权近乎被西方所主导,表现为广泛使用的盈余管理测度模型(如应计盈余管理模型或真实盈余管理模型)大多是基于西方制度背景与实践所提出,忽视了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新兴资本市场国家制度特征。自主发展根植中国资本市场情境的盈余管理测度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资本市场广泛存在的大型联合企业不同,以股权为纽带的多独立法人企业集团是新兴资本市场国家更为普遍的公司组织形态。西方主导的盈余管理模型往往仅停留在合并报表整体层面,忽视了公司内部集团架构下各主体间互动所形成的集团性盈余管理效应。本研究从“母公司转移非全资子公司利润”视角切入,揭示了尚未被以往研究发现的上市公司“内部掏空行为”:上市公司通过母公司和非全资子公司间交易或引入关联方交易,伺机将利润从非全资子公司转移至母公司,以避免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图)。该现象在少数股东持股比例更大、子公司规模更大及母公司对子公司有更高影响力时更为凸显,控股股东高股权质押比例的公司也存在通过该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成果基于上述利润转移特征创新性提出了适用于新兴资本市场的盈余管理测度模型,为监管者与投资者更加准确地评估上市公司利润质量提供了原创性基础测度方法。
研究成果是基于我国制度情境提出的盈余管理测度模型,为监管机构识别与评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供有力抓手,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创造有利条件。相应测度指标有助于投资者准确评判企业发展质量,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夯实市场根基。研究为推动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提供管理启示和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1142
-
International As 8095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 21429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21146
-
大连乐百年有限公司 18088
-
大连全程网 2095
-
宁波雅卓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24096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8173
-
MFJYT 8202
-
Northeastern Uni 17933
-
中国通信学会 21116
-
上海安泰医院 17979
-
深圳大学 8098
-
中国东方航空 17957
-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1028
-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1176
-
沈阳市平通高薪 21196
-
中华口腔医学会 21072
-
东风襄樊旅行车有限公司 17942
-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4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