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陈汉林教授研究团队与海外合作者在造山带长期地形生长 与瞬时地震隆升关系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4/03/27
![]() |
图 皮山构造带位置、变形模型与构造带运动学过程与地表变形关系。(a)皮山地区地质图及构造位置,TP:Tibetan Plateau;(b)双重逆冲系统两条断层同时活动的阶地褶皱模型;(c)地表河流阶地,2015年皮山6.4级地震同震与震后变形剖面分布(据Ainscoe et al.(2017)修改);(d)皮山冲断带几何样式与断层活动性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U22B6002、51988101)等资助下,浙江大学陈汉林教授研究团队(包括张欲清、石许华等)与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开展合作,在造山带长期地形生长与瞬时地震隆升关系方面取得新进展。该成果以“双重逆冲作用方式协调长期地形生长与瞬时地震隆升差异(Reconciling patterns of long-term topographic growth with coseismic uplift by synchronous duplex thrusting)”为题,于2023年12月6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3994-6。
造山带地形的长期生长过程与瞬时地震隆升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焦点。尽管大量研究认为,反复的地震活动是高耸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地形长期生长与瞬时地震隆升之间的形态经常呈现出较大“地形偏差”。例如,2015年在青藏高原西北缘的西昆仑造山带山前皮山构造带(图a)发生的6.4级地震产生的同震地形隆升与该构造带长期生长形成的地形高点之间表现出5 公里左右的水平位置偏差(图c),是什么样的机制导致这一“地形偏差”的形成?
研究团队选择皮山构造带为研究实例,通过高分辨率的石油勘探反射地震剖面解释、生长地层与河流阶地变形的识别和运动学模拟(图b),发现双重逆冲体系内不同断层的活动性差异会导致地形向不同方向迁移(往造山带或盆地方向);提出长期地形生长是双重逆冲体系多条断层长期活动的结果,瞬时地震隆升则一般是受控于单条断层的活动,从而造成长期地形生长与瞬时地震隆升之间的“地形偏差”。该成果建立了协调造山带长期地形生长与瞬间地震隆升形态差异的新机制,对认识全球造山带的长期地形生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武汉蒙顺会晤文化有限公司 8035
-
西南财经大学 24050
-
昆明医科大学 18228
-
中科院光电研究院 24050
-
四川外语学院 2317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1960
-
HKSME 22890
-
北京理工大学 21032
-
中山市富兴塑胶异型材厂 20905
-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17975
-
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8067
-
International As 8102
-
北京伊诺永明公关策划有限公司 23028
-
汕头大学 8117
-
西南石油大学 2260
-
International As 8210
-
清华大学 21377
-
Terrapinn Singap 21018
-
海军工程大学 21257
-
广州特许连锁加盟展览会 17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