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高校热点

AI智领健康未来 第四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举行

2024/11/05

清华新闻网11月4日电 11月2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健康中国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在京开幕。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院长陈冯富珍,万科集团创始人、董事会名誉主席、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出席开幕式。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梁万年主持开幕式。

本届论坛以“AI智领健康未来”为主题,来自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国际组织及非政府组织负责人、业界领军人物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工智能潜力,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创新发展,提升全球健康水平,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

何维致辞

何维表示,信息化医疗不仅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也为基层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诊疗支持,极大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正逐步改变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格局。我们要让这一变革性技术为全球卫生事业服务,推动健康体系标准化、多元化建设。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面临着科技创新与政策协调的双重挑战,人工智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研发与应用是充满挑战并极富前景的工作。希望各国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数据共享和标准化建设方面的协作,加强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重视并发挥人工智能这一高新技术应用的公共属性和公益特征,为提升全球健康水平与质量而赋能增力。

邱勇致辞

邱勇表示,大学作为人类文明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必须担负起增进人类健康福祉、推动文明进步的责任。在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要源源不断地培养优秀卫生健康人才,要面向人类健康深入推进科技创新,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广泛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清华大学始终把造福人类健康作为重要使命,全方位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推进人工智能与公共卫生、医疗健康等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积极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同时努力在引领国际卫生健康合作、促进全球平等对话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期待各方共同参与、共同促进全球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塑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沈洪兵致辞

沈洪兵介绍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近年来围绕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赋能卫生健康事业所采取的一系列重要措施和重点工作。他充分肯定了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在服务国家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以及培养多学科交叉拔尖人才方面所作的努力,并表示,当前疾控体系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各方应以新质生产力开辟发展新赛道、增强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共同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卫生与健康领域的融合与创新应用。

陈冯富珍致辞

陈冯富珍表示,人工智能正塑造着从被动应对转变为预测性、预防性和个性化的医疗模式。青年一代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参与政策制定、塑造未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致力于培养下一代公共卫生领袖,希望师生把握住人工智能创造的新机遇,在公共卫生与健康领域作出更大贡献。

王石致辞

王石围绕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之间的联系,以及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水资源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介绍了所带领创建的碳中和社区模型,倡导可持续、健康的生活方式,呼吁通过人工智能和跨学科研究进行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气候与健康领域的挑战。

梁万年主持开幕式

20241103-AI智领健康未来 第四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举行-A-开幕式现场.jpg

开幕式现场

为期两天的论坛聚焦“人工智能在重大疾病防控中的应用”“人工智能赋能多学科交叉与复合型卫健人才培养”“人工智能助推卫生健康治理体系现代化”等议题举办了一场全体大会、三场分论坛和一场青年论坛活动。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国际电信联盟前秘书长、中国通信学会名誉理事长赵厚麟,美国戈登·摩尔基金会主席哈维·芬伯格,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美国医学院院士艾伦·麦肯齐等40多位中外知名专家,带来高水平主旨报告及圆桌讨论。

世界卫生健康论坛是清华大学于2021年发起的高级别、全球性公共卫生思想论坛,旨在积极推动和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积极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加强公共卫生领域国际交流,为推动全球卫生治理体系变革,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发挥中国的独特作用。前三届论坛的主题分别为“建设有韧性的公共卫生体系”、“迈向健康公平,携手共创未来”、“大流行应对与挑战”,相关专家学者、国际组织机构成员、行业领袖、青年学者等累计约400人次参会交流。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IEEE电路与系统前沿技术国际会议(FTCS 2025)(2025-11-21)

第一届光电材料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OMEIE 2025)(2025-11-21)

2025年船舶、海洋工程与应用技术国际会议(ICSOEAT 2025)(2025-11-24)

第二届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与设备国际学术会议(AECSE 2025)(2025-11-28)

2025年机械电子与自动化国际研讨会(ISMA 2025)(2025-11-28)

第十四届计算力学国际学术研讨会(CCM 2025)(2025-12-05)

2025年机器视觉、智能成像与模式识别系统国际学术会议(MVIIPR 2025)(2025-12-0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力系统和能源工程国际会议(EPSEE 2025)(2025-12-12)

2025年IEEE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AEEGE 2025)(2025-12-12)

第九届力学、数学与应用物理学国际学术会议(ICMMAP 2025)(2025-12-12)

2025年可再生能源、环境资源与电气科技国际会议(IREET 2025)(2025-11-27)

2025年语言、文化交流与社会科学国际会议(LCESS 2025)(2025-12-29)

2025年机器视觉、自动识别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ARAI 2025)(2025-11-29)

2025车辆工程、交通运输与控制工程国际会议(VETCE 2025)(2025-12-29)

2025微芯片、神经网络与能源工程国际会议(ICMNNEE 2025)(2025-12-30)

2025年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国际会议(ICEEAC 2025)(2025-12-29)

2025年绿色通信、物联网与网络安全国际会议(GCITC 2025)(2025-12-30)

2025社会保障、科学教育与数字化转型国际会议(ICSSEDT 2025)(2025-12-27)

2025年智能计算与神经网络国际学术会议(ICICNN 2025)(2025-12-29)

2025年环境、能源与新材料国际会议(ICEENM 2025)(2025-12-28)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
综合推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