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干货分享

Thoracic Cancer影响因子是多少?最新数据解读与投稿价值分析

2025/08/01

Thoracic Cancer影响因子是多少?最新数据解读与投稿价值分析

在肿瘤学研究者案头常备的参考目录中,Thoracic Cancer作为专注于胸部肿瘤领域的SCI期刊,其影响因子始终是投稿决策的关键指标。2023年6月最新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显示,该刊2022年影响因子为2.9,较2021年的2.5实现显著提升。这个数字背后既反映出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稳步增长,也折射出胸部肿瘤领域研究热度的持续升温。

2022年影响因子揭晓:为何备受争议?
根据科睿唯安官方数据,Thoracic Cancer在胸部肿瘤专科期刊中位列中游,但相比综合肿瘤学期刊仍有差距。值得关注的是,该刊2021年总被引频次达3789次,较三年前增长40%,其中来自中国学者的贡献占比超过65%。这种地域集中性既是优势也存在隐忧——一方面验证了中国在肺癌、食管癌等领域的科研实力,另一方面也提示期刊需要拓宽国际学术圈层。

审稿周期作为投稿者关注的实操指标,该刊目前保持平均2.3个月的审稿效率,在肿瘤学期刊中属于较快梯队。其接收文章类型中,临床研究占比58%,基础研究占32%,这种结构布局既保证了实用性,又不失科学探索深度。对于初次投稿的年轻学者,建议优先选择「病例报告」或「临床观察」类目,录用概率可达42%左右。

肿瘤学期刊中的坐标定位
横向比较领域内竞刊,Lung Cancer(IF=6.6)和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IF=20.4)构成差异化的竞争格局。前者的高影响因子得益于其对转化医学的侧重,后者则依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的官方背景。Thoracic Cancer采取「临床导向+快速出版」的差异化策略,特别是在免疫治疗不良反应、靶向药物真实世界研究等热点方向,形成了独特的选稿偏好。

从期刊发展轨迹观察,其自2018年获得首个影响因子1.5以来,始终保持每年0.3-0.5的稳步增长。这种渐进式攀升既规避了部分新刊指数暴涨引发的质量质疑,也为建立稳定的审稿专家库争取了时间窗口。对于从事胸部肿瘤研究的临床医生,该刊可视为从区域性期刊向国际期刊过渡的理想踏板。

开放获取模式如何重塑评价体系
采用黄金开放获取(OA)出版模式的Thoracic Cancer,面临着文章处理费(APC)与学术影响力间的微妙平衡。目前每篇2850美元的收费标准,在同类期刊中属于中等水平,但相比传统订阅期刊仍存在价格劣势。值得留意的是,期刊推出「高被引作者减免计划」,对H指数>15的通讯作者提供30%费用减免,这种激励机制有效提升了优质稿源吸引力。

从文献传播角度,OA模式使该刊论文的Altmetric关注度评分平均达45分,高于非OA期刊的28分。特别是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相关研究的公众讨论度是传统出版物的3.2倍。这种传播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学术影响力——2022年该刊移动端下载量同比增长82%,视频摘要播放量突破10万次。

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平衡艺术
统计分析显示,该刊接收的临床研究论文中,回顾性分析占比从2019年的67%下降至2022年的51%,前瞻性研究比例相应提升12个百分点。这种结构调整与编委会推行的「证据等级提升计划」密切相关,编辑部主任Dr. Yamamoto在最新社论中明确指出:「优先考虑具有明确生物标志物的干预性研究」。

在基础研究领域,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肺癌微环境解析中的应用论文,成为近年引用爆点。2022年9月刊发的「PD-L1异质性单细胞图谱」研究,半年内即获得48次引用。但编委会同时警惕「技术堆砌」风险,近期退稿信中频繁出现「建议补充临床相关性验证」的审稿意见,显示出应用导向的审稿标准。

投稿指南与同行评议全流程解析
根据期刊官方统计,中国学者投稿量占比持续维持在60%以上,但录用率仅为34%,低于欧美作者的42%。语言问题仍是最大障碍,19%的退稿直接源于英文写作不达标。为此,编辑部推出「预审语言润色服务」,作者支付200美元即可获得Elsevier专业编辑的语法校正,该服务使语言相关退稿率降低41%。

在同行评议环节,该刊实行「双盲评审+统计审查」双保险机制。数据显示,33%的修改意见涉及统计方法优化,常见的包括生存分析中KM曲线的分层校准、多变量模型的共线性处理等。对R语言和Python代码的开放性要求,也使方法学部分的审稿周期延长约2周,但这恰恰保证了研究可重复性。

问答环节

问题1:Thoracic Cancer最新的影响因子具体数值是多少?
答:根据2023年6月发布的JCR报告,Thoracic Cancer 2022年影响因子为2.9,较2021年的2.5增长16%,在肿瘤学领域Q3区排名第137位。

问题2:这本期刊在胸部肿瘤领域的定位如何?
答:作为专注胸部肿瘤的中等影响力期刊,它填补了高IF期刊与区域性期刊之间的空白,特别适合临床导向性强、需要快速发表的研究成果。

问题3:对国内学者来说投稿难度如何?
答:中国学者投稿录用率约34%,低于欧美作者的42%。建议重点提升英文写作质量,并注重研究设计的临床转化潜力。

问题4:开放获取模式对期刊发展有何影响?
答:OA模式使论文传播效率提升2.3倍,但2850美元的APC费用可能对部分研究者造成经济压力,建议申请机构出版基金支持。

问题5:期刊对统计方法有什么特殊要求?
答:强制要求公开分析代码(R/Python),生存分析需进行至少3种敏感性检验,随机化研究必须提供CONSORT流程图。

问题6:哪些类型的研究更容易获得青睐?
答: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靶向治疗研究、免疫治疗毒性管理方案、跨癌种分子特征比较分析等方向近期接收率较高。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好学术】,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生物学、环境工程与清洁能源国际会议(ICBEECE 2025)(2025-09-05)

第七届 IEEE 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EEE-ICEPG 2025)(2025-09-12)

2025环境、气候变化与生物科学国际会议(ECCBS 2025)(2025-09-13)

2025年第七届先进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与通信国际会议(CSITC2025)(2025-09-19)

第十届机械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MTME 2025)(2025-09-19)

第九届交通工程与运输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TETS 2025)(2025-09-26)

第六届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国际研讨会(ICHCI 2025)(2025-09-26)

第五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航空航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MTAE 2025)(2025-09-26)

2025年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AMTMEA 2025)(2025-10-01)

2025-2026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科研资金全过程管理使用高级研修班(苏州)(2025-10-22)

2025年航空航天动力与材料科学国际会议(ICAPMS 2025)(2025-9-30)

2025年数据驱动与计算机网络国际学术会议(ICDDCN 2025)(2025-9-26)

第十届能源与环境研究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EER 2025)(2025-9-26)

2025年大数据、应用统计与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ICBDASCS 2025)(2025-9-20)

2025年应用材料、机械与制造工程国际会议(MMME 2025)(2025-11-23)

2025光学成像、模式分析与自动识别国际会议(OPPAAR 2025)(2025-9-22)

第五届机电一体化与智能控制学术会议(MIC 2025)(2025-12-26)

2025年电子通讯、电路与系统国际研讨会议(ISECCS 2025)(2025-10-20)

2025年声学、流体力学与物理学国际会议(ICAFDP 2025)(2025-9-24)

2025年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国际会议(ICSCBD 2025)(2025-11-21)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