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干货分享

《CLINICAL OTOLARYNGOLOGY》期刊介绍与投稿策略建议

2025/08/02

《CLINICAL OTOLARYNGOLOGY》期刊介绍与投稿策略建议

作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权威期刊,《CLINICAL OTOLARYNGOLOGY》始终保持着全球学者关注的焦点。2023年最新公布的JCR影响因子3.789,在耳鼻喉科类期刊中位列Q1分区,特别在手术治疗创新、肿瘤免疫治疗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三大领域持续突破。本文结合2023年期刊最新编委会政策调整及4-6月热点刊文趋势,为临床研究者提供系统的投稿指南。

期刊定位与核心特色解析

创刊于1976年的《CLINICAL OTOLARYNGOLOGY》始终坚持临床导向的办刊宗旨,相较基础研究更青睐具有直接临床应用价值的成果。2023年期刊明确将”临床转化验证”列为收稿首要标准,要求所有新技术研究必须包含≥50例的临床验证数据。近期关于3D打印义耳重建的封面文章正是典范,其研发团队在完成体外试验后,特别补充了23例术后5年跟踪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该刊对数字医疗的特殊偏好,6月刊发的智能喉镜影像系统论文即采用了多中心研究设计。编委会近期增设医学人工智能专刊,面向深度学习辅助诊断系统开发、手术机器人路径优化等领域开放投稿通道。投稿时可关注特刊征稿通知,这类专项课题的中稿率通常较常规投稿提升30%以上。

投稿流程优化策略详解

新版在线投稿系统启用后,预审通过率从43%提升至61%,关键在于前期资料完整性。根据编辑部数据统计,74%的格式不符退稿源于伦理审查文件缺失。建议提前准备:①研究方案伦理批件扫描件;②多中心研究的参与单位授权书;③临床试验注册编号。

图表规范是另一审核重点,2023年新增动态可视化要求。以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视频投稿为例,现需提供原始手术录像(MP4格式)、关键帧标注图(TIFF格式)及三维解剖标注文件(STL格式)。对于复杂病例研究,强烈建议使用期刊官网提供的VisEar可视化工具进行数据处理。

审稿标准与学术创新平衡点

期刊执行”双重创新”评审机制,即要求研究同时具备理论创新性和临床应用创新性。以近期接收的喉癌免疫治疗研究为例,其不仅在PD-L1抑制剂机制上有所突破,更设计了新的疗效评价量表。投稿时应着重在Discussion部分阐述临床转化路径,并量化预估应用效益。

统计方法审核趋严的现状值得注意,编委会自5月起强制要求提供原始数据统计分析代码。针对机器学习相关研究,必须上传完整训练数据集及验证代码包。建议使用期刊推荐的CodeOcean云平台进行代码托管,既能满足审查要求,又能保护知识产权。

提升录用率的五大实战技巧

第一,精准对标特刊主题。当前开放的”听觉植入技术创新”特刊截止日期为9月30日,相关人工耳蜗、骨导助听装置研究可优先考虑。第二,善用期刊预审服务,上传研究概要后72小时内可获得方向性建议。第三,参考文献需体现编委成果,近三年编委团队论文引用率建议保持在15%-20%。

第四,临床照片需符合新版影像规范,耳内镜图像必须包含比例尺和色卡,视频投稿需配备多语言字幕。第五,重视患者随访数据呈现,尤其针对喉功能重建、前庭康复等长期疗效研究,建议采用标准化生存曲线展示5年以上跟踪结果。

2023-2024年度重点关注领域

根据编委会7月发布的战略规划,未来两年将重点关注:①头颈肿瘤新辅助治疗方案的优化对比研究;②可穿戴设备在耳鸣管理中的应用;③内镜颅底手术的智能导航系统开发。正在筹备的12月增刊将集中刊登鼻咽癌治疗突破性进展。

值得关注的是期刊开放获取政策的调整,自2024年1月起文章处理费(APC)将采用分级制:基础临床研究2500美元,多中心研究2000美元,病例报告维持1800美元标准。对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投稿者可申请最高40%的费用减免。

构建临床价值与学术创新的双驱模型

在《CLINICAL OTOLARYNGOLOGY》的投稿竞技场上,研究者需紧扣临床实用性和方法创新性两大核心。把握特刊机遇、优化数据呈现、强化转化验证将成为制胜关键。随着期刊数字化转型加快,三维影像重建、动态数据可视化等技术的应用将成投稿标配。

问题1:该期刊对临床研究样本量有何具体要求?
答:基础性临床研究建议纳入100例以上受试者,创新技术验证研究至少需要50例有效病例。多中心研究可适当放宽至30例/中心,但总病例数不应低于80例。

问题2:文章被拒后重新投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需逐条回复审稿意见并提供修改对照表,如涉及数据补充需重新提交伦理审查文件。建议至少增补3个月随访数据,并邀请英语母语编辑进行语言润色。

问题3:期刊对文献综述类文章有何特殊要求?
答:仅接收由编委特邀的综述稿件,自投稿件需具备系统性综述资质(PROSPERO注册号)。要求纳入近五年文献占比≥70%,且需提出明确的临床应用建议框架。

问题4:投稿视频材料的时长限制是多少?
答:手术视频限时5分钟,需包含关键步骤的0.5倍速演示。配套解说音频需专业配音,可附加解剖标注动画,总文件大小不得超过2GB。

问题5:发展中国家学者有哪些专项支持政策?
答:可申请40%APC减免、3个月加速审稿通道及专业统计指导服务。需提供所在机构的经济状况证明,并与编委会指定的导师建立合作联系。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好学术】,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CEPSSD 2025)(2025-10-28)

2025年电力系统与电器工程国际会议(ICPSEE 2025)(2025-10-29)

第八届电力电子与控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ICPECE 2025)(2025-11-14)

2025年第四届计算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SCAI 2025)(2025-11-14)

2025年设计、数字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国际会议(DDMMT 2025)(2025-11-20)

2025年IEEE电路与系统前沿技术国际会议(FTCS 2025)(2025-11-21)

第一届光电材料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OMEIE 2025)(2025-11-21)

2025年船舶、海洋工程与应用技术国际会议(ICSOEAT 2025)(2025-11-24)

第二届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与设备国际学术会议(AECSE 2025)(2025-11-28)

第五届肿瘤治疗与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CTTM 2025)(2025-11-28)

2025年航天技术、材料工程与机电一体化国际会议(IATME 2025)(2025-11-9)

2025年绿色能源、先进发电技术与电网系统国际会议(IEAPTG 2025)(2025-12-24)

2025年教育管理与心理学国际学术会议(ICEMP 2025)(2025-12-8)

2025应用物理、光学与力学国际会议 (OMAPIC 2025)(2025-12-13)

2025机械、智能材料与控制工程国际会议(ICMIMCE 2025)(2025-12-1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2025)(2025-11-28)

2025年光通信、计算机网络与信号处理国际会议(IOCNSP 2025)(2025-11-15)

2025年半导体、集成电路与电子技术国际会议(ISCET 2025)(2025-11-18)

2025年智能生物医药与食品安全国际会议(ICIBFS 2025)(2025-11-15)

2025年云计算与数据结构国际会议(ICCCDS 2025)(2025-12-30)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