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干货分享

《CANCER NANOTECHNOLOGY》期刊投稿全指南:从论文定位到发表避坑

2025/08/09

《CANCER NANOTECHNOLOGY》期刊投稿全指南:从论文定位到发表避坑

在纳米医学与肿瘤学交叉领域,《CANCER NANOTECHNOLOGY》作为Wiley旗下的权威期刊,近三年IF值稳定在9.5-10.3区间。该刊专注发表具有临床转化潜力的创新研究,2023年统计显示其稿件接收率仅为17.6%,但在接受稿件中纳米诊疗一体化研究占比高达43%。对于准备投稿的科研工作者,准确理解期刊的学术定位与审稿偏好至关重要。


一、学术定位:肿瘤靶向治疗的技术前沿阵地

该刊核心收稿范畴涵盖四大方向:智能纳米载药系统的设计(占比28%)、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开发(19%)、肿瘤微环境响应型材料(32%)及纳米技术临床转化研究(21%)。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编委会特别强调研究须具备明确的机制解析,单纯的材料表征研究已不再具有竞争力。

与《Nano Letters》《ACS Nano》侧重基础研究不同,《CANCER NANOTECHNOLOGY》要求实验设计必须包含体外肿瘤模型验证,且优先考虑搭载人工智能算法的纳米诊疗系统。近期刊发的石墨烯量子点搭载CRISPR系统研究,正是因其在PDX模型中的精准递送表现获得快速审稿通道。


二、投稿前准备:数据完整性与生物安全性论证

根据2023年编委访谈,83%的退稿源于生物相容性数据缺失。投稿时需提交完整的细胞毒性(至少3种肿瘤细胞系)、血液相容性(包含血小板黏附实验)及器官分布动态监测数据。近期热点集中在模块化纳米机器人方向,但需注意动物模型必须包含转移灶治疗效果验证。

在文章类型选择上,6页以内的Communication更适合突破性技术(如新型外泌体载药),而10-12页的Article则需展示完整的药理动力学模型。特别提醒:2024年起所有涉及金属纳米颗粒的研究须补充降解产物分析,这是开放获取政策新增的学术伦理规范。


三、同行评审的五个核心关注点

编委会成员透露出审稿人主要评估:1)技术新颖性指标(与近三年已发表方案的差异化度)2)治疗精准性量化数据(如肿瘤蓄积率/正常组织比值)3)规模化生产可行性分析 4)多组学机制验证 5)临床转化时间预估。典型案例显示,包含机器学习预测纳米粒子体内行为的论文审稿周期可缩短28天。

常见的退稿原因包括:未设置传统治疗方法的对照组(占35%)、缺乏标准纳米材料表征(如未做小角X射线散射分析占22%)、动物实验样本量不足(每组少于8只占17%)。建议投稿前使用期刊官网的Self-check系统进行预评估。


四、热点研究领域的前瞻布局

当前最受关注的方向包括:核酸纳米机器人动态编程技术(2023年发文量增长120%)、仿生膜伪装纳米载体(引用率平均提升40%)、放射增敏纳米复合材料。值得注意的是,纳米技术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若包含单细胞测序数据更易获得审稿人推荐。

正在崛起的领域有:自供电纳米诊疗系统(引用频次季度增长65%)、外磁场-超声双响应型制剂、肿瘤代谢微环境智能调节平台。但需警惕同质化研究,如近半年已有14篇铁基纳米颗粒研究因创新性不足被拒。


五、投稿后的关键时间节点把控

该刊平均审稿周期为68天(较行业均值快15%),但需注意:初审阶段有23%的论文在7日内被拒。收到大修意见后,务必在修改信中逐条回应审稿人问题,并提供变更标记版本。2023年统计显示,附带视频摘要的修回稿接收概率提升27%。

录用后的版权协议需特别注意:若选择开放获取模式(APC费用为$3800),需确认单位是否在TRANSFORMATIVE AGREEMENT名单。校样阶段建议使用ProofCentral系统进行多人协同校对,避免发生作者署名顺序错误等重大问题。

问答环节

问题1:该刊对动物实验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答:必须包含转移模型治疗验证,每组至少8只SPF级动物,且需提供纳米颗粒的器官分布动态热图与代谢产物分析数据。

问题2:什么类型的论文适合快速审稿通道?
答:具备突破性治疗效率(如肿瘤完全消退率超90%)、搭载新型人工智能算法、或包含Ⅲ期临床试验数据的纳米技术研究。

问题3:如何处理审稿人对创新性质疑?
答:在修改信中制作技术对比表,量化展示载药效率、靶向精度等核心指标相对于已有研究的提升幅度,并提供专利查新报告。

问题4:临床前研究需要达到什么深度?
答:需建立PDX模型、完成至少两种给药方式的疗效对比、进行剂量爬坡实验,并提供纳米材料在肿瘤部位的滞留时间曲线。

问题5:如何提高论文被引概率?
答:在讨论部分设置”Translational Roadmap”章节,详细规划从实验室到GMP生产的转化路径,并加入治疗成本效益分析模型。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好学术】,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CEPSSD 2025)(2025-10-28)

2025年电力系统与电器工程国际会议(ICPSEE 2025)(2025-10-29)

2025年第四届计算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SCAI 2025)(2025-11-14)

2025年设计、数字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国际会议(DDMMT 2025)(2025-11-20)

2025年IEEE电路与系统前沿技术国际会议(FTCS 2025)(2025-11-21)

第一届光电材料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OMEIE 2025)(2025-11-21)

2025年船舶、海洋工程与应用技术国际会议(ICSOEAT 2025)(2025-11-24)

第二届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与设备国际学术会议(AECSE 2025)(2025-11-28)

第五届肿瘤治疗与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CTTM 2025)(2025-11-28)

2025年机械电子与自动化国际研讨会(ISMA 2025)(2025-11-28)

2025年气候变化、遥感探测与大气监测国际会议(CCRSAM 2025)(2025-11-24)

2025年大数据、信号处理与虚拟现实国际会议(BDSPVR 2025)(2025-11-8)

2025年应用物理、纳米材料与电磁学国际会议(ICAPNE 2025)(2025-12-18)

2025年大气科学、遥感技术与航空航天国际会议(ASRSTA 2025)(2025-11-27)

2025年企业管理、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国际会议(EMETSD 2025)(2025-11-19)

2025年水动力学、电力与能源系统国际会议(ICHPES 2025)(2025-12-10)

2025电子、集成电路与图像处理国际会议(ICEICIP 2025)(2025-11-28)

2025年传感器技术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STAI 2025)(2025-12-13)

2025智能控制、人机交互与自动化控制国际学术会议(ICHCIAC 2025)(2025-11-25)

2025年电磁学、通信与光传感技术国际会议(IECST 2025)(2025-11-27)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