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干货分享

农业工程论文摘要写作的方法及范例有哪些

2024/04/26

摘要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内容和结论的关键所在。在农业工程领域,摘要的写作方法和范例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论文的重点、创新性和应用性能够清晰地传达给读者。


第一步在于明确摘要的写作目的。摘要的目的是通过简明扼要地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以吸引读者并使其对论文感兴趣。在农业工程领域,摘要还应强调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第二步是确定摘要的结构。摘要通常包括四个部分:背景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背景和目的部分应该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强调已有工作中的研究空白和不足。方法部分应概述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实验设计,以及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结果部分应该提供研究的主要发现,如实验结果、统计数据和主要数据趋势。结论部分应该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强调研究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个农业工程论文摘要的范例:


标题:基于无人机和遥感技术的农田水稻健康监测研究


摘要:本研究旨在利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实现农田水稻健康监测,并为农民提供决策支持。研究通过对土壤质量、气象条件、水稻生长状况进行多源数据采集和分析,结合无人机获取的遥感图像,建立了水稻健康监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地监测水稻的生长状态,包括植株高度、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等关键参数。研究还发现,水稻健康监测模型可以准确预测病虫害的发生风险,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因此,本研究为农田管理者提供了一种高效、精准的水稻健康监测方法,并对农业生产和病虫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范例的摘要明确表达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简要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实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结果和结论,并强调了研究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在撰写农业工程论文摘要时,研究者应该注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以确保摘要更易于理解和阅读。此外,摘要的长度通常应在200-300字左右,不应过长或过于详细。最后,摘要在论文完成后撰写,以确保准确地概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网友分享,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CEPSSD 2025)(2025-10-28)

2025年电力系统与电器工程国际会议(ICPSEE 2025)(2025-10-29)

2025年第四届计算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SCAI 2025)(2025-11-14)

2025年设计、数字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国际会议(DDMMT 2025)(2025-11-20)

2025年IEEE电路与系统前沿技术国际会议(FTCS 2025)(2025-11-21)

第一届光电材料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OMEIE 2025)(2025-11-21)

2025年船舶、海洋工程与应用技术国际会议(ICSOEAT 2025)(2025-11-24)

第二届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与设备国际学术会议(AECSE 2025)(2025-11-28)

第五届肿瘤治疗与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CTTM 2025)(2025-11-28)

2025年机械电子与自动化国际研讨会(ISMA 2025)(2025-11-28)

2025年民族学、历史学与社会学国际会议(ICEHS 2025)(2025-12-5)

2025年清洁能源、绿色材料与智能制造国际会议(CEGMIM 2025)(2025-11-17)

2025年铁路工程、动车车辆与轨道供电国际学术会议(HSVRPS 2025)(2025-12-6)

2025表演、文学艺术与创新创业国际学术会议(PLAIE 2025)(2025-11-11)

2025环境、气候与生态管理国际会议(ECEM 2025)(2025-12-25)

2025年生物医药、心理健康与智能医疗国际会议(BMHSH 2025)(2025-11-15)

2025年城市建设与机电一体化国际会议(ICUCM 2025)(2025-11-26)

2025城市交通、物流优化与自动驾驶国际会议(UTLOAV 2025)(2025-11-29)

2025体育科学、财务管理与经济管理国际会议(SSFMEM 2025)(2025-12-12)

2025心理健康、智慧教育与社会发展国际会议(MHSESD 2025)(2025-11-18)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