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干货分享

EI期刊通讯作者标注全攻略:你的署名规范对了吗?

2025/07/22

EI期刊通讯作者标注全攻略:你的署名规范对了吗?

在EI期刊论文发表过程中,通讯作者标注正成为学术伦理审查的新重点。2023年Elsevier撤稿统计显示,8%的学术不端案例涉及作者身份争议。当我们聚焦EI期刊通讯作者标注规范时,会发现看似简单的星号标注背后,竟藏着影响论文命运的细节陷阱。特别是在多机构合作日益频繁的今天,正确的标注方式直接关系到学术成果的归属认定。


一、国际通行的标注标准解析

EI期刊普遍遵循ICMJE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制定的标注规范。通讯作者需要在作者列表末位标注”✉”符号(Unicode:U+2709),并在第一页脚注注明”Corresponding author”字样。但机械工程类EI期刊如《MSSP》等,则要求采用右上角”†”符号标注。

特别注意Springer-Nature集团2023年新规,要求通讯作者必须提供所在单位的经认证邮箱(如.edu或.gov后缀)。这对来自企业的研究者尤为重要,若使用gmail等公共邮箱,需在作者贡献声明中特别说明。


二、投稿系统中的双轨标注机制

当前90%的EI期刊采用Editorial Manager系统,这里存在显性标注与隐性标注两个维度。显性标注即在PDF文档中的视觉标注,而隐性标注需在投稿系统”Author Roles”页面单独勾选”Corresponding Author”选项。部分期刊会要求上传签名的通讯作者责任声明表,该项材料2023年的提交比例较上年增长37%。

中国作者常见误区是仅在Word文档中用””标注,却未在投稿系统二次确认。这会导致系统默认末位作者为通讯作者,这也是中科院某研究所2022年发生成果归属纠纷的技术诱因。


三、多通讯作者场景的处理策略

IEEE旗下EI期刊自2023年起明确允许双通讯作者制,但要求注明共同通讯作者(Co-corresponding authors)。标注时应并列两个”✉”符号,并在脚注说明”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correspondence”。部分材料科学期刊如《JMST》则强制要求提供双通讯作者的贡献比例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NSF项目申报时只承认首位通讯作者的贡献值。因此对于计划申请国际项目的团队,建议在投稿前就确定通讯作者排序策略。某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23年Adv. Mater.论文中就因此调整了标注顺序,避免了项目申报时的资格争议。


四、特种标注与伦理声明

医学工程类EI期刊新增了伦理标注要求,通讯作者需同步标注临床试验注册号或动物实验伦理审批号。在《Biomaterials》发表论文,需在通讯作者信息栏插入形如”Ethics ID: ACU2023-XXXX”的标注。

2023年8月起,Elsevier启用了智能标注校验系统,能自动检测作者单位与邮箱的匹配度。我们处理过典型案例显示,某高校学者使用研究所邮箱标注通讯作者,导致系统判定单位信息冲突。建议使用与单位证明文件完全一致的英文名称。


五、前沿动态与风险预警

ORCID集成标注成为EI期刊新趋势。15家Springer工程类期刊已要求通讯作者在标注时插入ORCID链接码。更为关键的是,部分期刊开始追溯既往论文标注规范,2023年有42篇论文因历史标注不规范被补充勘误。

需要特别警惕的是”影子通讯作者”现象。某些论文将学生标注为形式通讯作者,而实际导师操控全流程,这种做法已被纳入学术不端的认定范畴。建议在作者贡献声明中明确标注实际通讯作者的指导职责。

EI期刊通讯作者标注已从简单的技术问题演变为学术诚信的重要载体。随着智能审稿系统的升级,标注细节直接影响论文的审稿效率与发表成功率。研究者不仅要掌握基础符号标注,更要关注投稿系统的流程整合,以及特殊场景的合规处理。规范的标注行为,实则是学术共同体成员的基本素养体现。

问题1:EI期刊允许标注多位通讯作者吗?
答:IEEE等出版集团自2023年起允许双通讯作者制,但需明确标注”共同通讯作者”并说明贡献比例,具体政策需查阅目标期刊的投稿指南。

问题2:通讯作者单位与邮箱不一致怎么办?
答:若使用历史单位邮箱,需在作者贡献声明中备注”Current affiliation”信息,并上传单位变更证明文件作为补充材料。

问题3:学生能否作为EI期刊通讯作者?
答:原则上允许,但需满足两个条件:①具备独立通信能力;②在作者贡献声明中明确其实际承担的通讯职责,建议导师作为共同作者提供监督声明。

问题4:中文符号与英文标注有何区别?
答:中文论文英文摘要中必须使用英文标注符号,中文正文可采用”通信作者”字样标注,但需与英文标注信息完全对应。

问题5:撤回论文时通讯作者有何特殊责任?
答:根据COPE规范,通讯作者需签署撤稿声明并提供撤稿依据证明材料,所有作者需确认同意撤稿决定。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好学术】,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生物学、环境工程与清洁能源国际会议(ICBEECE 2025)(2025-09-05)

第七届 IEEE 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EEE-ICEPG 2025)(2025-09-12)

2025环境、气候变化与生物科学国际会议(ECCBS 2025)(2025-09-13)

2025年第七届先进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与通信国际会议(CSITC2025)(2025-09-19)

第十届机械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MTME 2025)(2025-09-19)

第九届交通工程与运输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TETS 2025)(2025-09-26)

第六届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国际研讨会(ICHCI 2025)(2025-09-26)

第五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航空航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MTAE 2025)(2025-09-26)

2025年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AMTMEA 2025)(2025-10-01)

2025-2026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科研资金全过程管理使用高级研修班(苏州)(2025-10-22)

2025年计算机网络安全,云计算与物联网国际会议(CNSCCIT 2025)(2025-10-29)

第五届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与数据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CAID 2025)(2025-10-31)

2025年第五届通信,网络与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CNML 2025)(2025-10-24)

2025年仿生机械、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BMAAI 2025)(2025-9-18)

2025年互联网科学与信息管理国际会议(ICISIM 2025)(2025-10-26)

2025年通信、智能电网与网络国际学术会议(ICCSGN 2025)(2025-10-29)

2025年氢能科学、化学工程与动力工程国际会议(HESCEPE 2025)(2025-9-22)

2025年热力学、胶体与表面物理化学国际学术会议(ICTCSPC 2025)(2025-10-20)

2025年自动化算法、量子计算与应用数学国际会议(ICAAQCAM 2025)(2025-10-21)

2025年第九届自动化,控制和机器人国际会议 (ICACR 2025)(2025-11-28)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