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小明研究员团队在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与长寿基因 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01
![]() |
图 晚年健康生活方式与携带长寿基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025030、82222063)等资助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小明研究员团队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阐明了老年人晚年健康生活方式与携带长寿基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研究成果以“老年人晚年健康生活方式、长寿基因与期望寿命的关系:一项20年前瞻性人群队列研究(Healthy lifestyle in late-life, longevity genes, and life expectancy among older adults: a 20-year,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为题,近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老龄健康》(Lancet Healthy Longevity)。论文链接: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hl/article/PIIS2666-7568(23)00140-X/fulltext。
长寿基因与生活方式在人类寿命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晚年时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能否延长期望寿命,以及二者的关系是否受携带长寿基因的影响,均有待进一步阐释。
该研究团队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1998~2018年)的3.6万余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追踪调查数据,通过“当前不吸烟”“非有害饮酒”“积极体力活动”“健康膳食”四项行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人群分为三组:不健康生活方式组、中等健康生活方式组、健康生活方式组。分析结果显示:与不健康生活方式组相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老年人死亡相对风险(44%);携带长寿基因少且采取不健康生活方式老年人的死亡风险明显升高,为携带长寿基因多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老年人的1.8倍;且在健康生活方式下,携带长寿基因少的老年人比携带长寿基因多的老年人健康收益更大,绝对死亡风险分别下降7.28%和5.51%,期望寿命分别延长4.35年 和3.84年(图)。在健康生活方式中,“积极体力活动”对期望寿命的获益最大,其次分别为“当前不吸烟”“健康膳食”和“非有害饮酒”。
该研究发现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晚年时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仍可降低死亡风险、增加期望寿命,且携带长寿基因少的老年人健康收益更明显。此外,研究还发现体力活动(如:经常锻炼、家务园艺等)作为一种可操作性强、接受度高、低成本的健康生活方式,存在显著的健康收益。该研究为采用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干预措施,降低死亡风险、增加期望寿命、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了科学证据。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湖北学而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7954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7871
-
武汉金钥匙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23938
-
上海申高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962
-
北京市北京大学 18058
-
首都医科大学生工学院物理教研室 21061
-
机械工业自动化学会 20969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17979
-
科技成果转化委员会 1945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22920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23154
-
圣美精密有限公司 18096
-
HKSME 23072
-
北京博工兴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2905
-
山东恒翠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8143
-
广东深圳喜图印刷 21169
-
河北师范大学 8058
-
津安商务(天津)旅游会议有限公司 23117
-
东莞新都会酒店 1947
-
西安尚品庆典礼仪策划有限公司 23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