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三基”主力军】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微纳尺度真空绝缘与场发射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25/07/21

文章导读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孟国栋教授团队联合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Lay Kee Ang教授团队,在微纳尺度真空绝缘与场发射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提出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位击穿与表征技术,揭示了场发射特征参量与电极尖端曲率半径/间隙距离比值(R/d)的普适性关系,明确了几何形状效应对量子隧穿的决定性作用,并修正了场发射理论在纳米尺度的偏差。研究结果为高性能电气装备与微纳电子器件的绝缘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博士生李伊濛为第一作者。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场致电子发射是导致真空击穿与绝缘失效的主要起始机制,场发射理论是高性能电气装备、微纳电子器件等的真空绝缘设计与应用的基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论是高压电气装备还是微纳电子器件,其真空绝缘击穿大多起始于微纳尺度结构的场致电子发射,强电场驱动电极表面发射的电子既是绝缘间隙初始电子的主要来源,又直接影响放电等离子体通道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最终导致真空击穿的发生,严重影响装备与器件的电气绝缘可靠性。然而,当介电系统或电极的物理尺度在纳米尺度范围时,场致电子发射除了由量子隧穿效应决定,还会显著受到空间电荷量子效应、电极尺寸效应等的影响,使得经典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出现偏差,无法用经典的场发射方程来描述纳米尺度的场发射行为。因此,建立普适性的纳米尺度场发射理论框架至关重要。

【“三基”主力军】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微纳尺度真空绝缘与场发射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图1 场发射特征参量与R/d的关系

【“三基”主力军】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微纳尺度真空绝缘与场发射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图2 经典场发射MG理论与最新场发射自洽量子模型的对比

【“三基”主力军】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微纳尺度真空绝缘与场发射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图3 纳米尺度几何因子与R/d定量关系的提出

针对上述挑战,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孟国栋教授团队在前期成果(Physics of Plasmas 31 (4) ,040502, 2024;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32 (17), 176201, 2024)的基础上,联合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Lay Kee Ang教授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位击穿与表征技术,系统实验研究了纳米钨电极结构(尖端半径2-190nm)在真空纳米间隙(5-100nm)的本征场致电子发射特性。首次揭示了场电子发射特征参量(开启电压、场增强因子、场增强因子与开启电压乘积等)与电极尖端曲率半径/间隙距离比值(R/d)之间的普适性关系(图1);通过对比经典的Murphy-Good场发射理论以及自洽量子模型,明确了由发射极几何形状效应引起的量子隧穿效应而非空间电荷量子效应在纳米尺度场发射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图2);最终引入与R/d强相关的几何因子kMG准确描述了纳米尺度场发射的几何形状效应,成功修正了场发射理论在纳米尺度范围存在的计算偏差,提出了适用于纳米尺度场致电子发射的普适性经验方程(图3)。研究工作首次结合原位实验和理论分析揭示了场致电子发射的纳米尺度几何形状效应,填补了经典场发射理论在纳米尺度范围的空白,为推动高性能电气装备、微纳电子器件的绝缘设计与性能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三基”主力军】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微纳尺度真空绝缘与场发射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该研究成果以《揭示金属纳米尖端在纳米间隙中场发射特性的普适经验方程》(Uncovering a widely applicable empirical formula for fiel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tallic nanotips in nanogaps)为题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李伊濛为论文第一作者,电气工程学院孟国栋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Ang Lay Kee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新加坡A*STAR AME IRG项目(M23M6c0102)、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等资助。西安交通大学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CAMP-Nano)在电镜原位测试方面,安徽泽攸科技有限公司在电镜样品杆方面对本研究给予了大力支持。

孟国栋教授现为西安交大“微纳尺度绝缘与放电”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团队长期从事电气绝缘理论与应用、先进传感与电力设备状态检测技术研究。目前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7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西安交大,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生物学、环境工程与清洁能源国际会议(ICBEECE 2025)(2025-09-05)

第七届 IEEE 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EEE-ICEPG 2025)(2025-09-12)

2025环境、气候变化与生物科学国际会议(ECCBS 2025)(2025-09-13)

2025年第七届先进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与通信国际会议(CSITC2025)(2025-09-19)

第十届机械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MTME 2025)(2025-09-19)

第九届交通工程与运输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TETS 2025)(2025-09-26)

第六届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国际研讨会(ICHCI 2025)(2025-09-26)

第五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航空航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MTAE 2025)(2025-09-26)

2025年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AMTMEA 2025)(2025-10-01)

2025-2026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科研资金全过程管理使用高级研修班(苏州)(2025-10-22)

2025年地球物理学、卫星导航与遥感技术国际会议(IGNRT 2025)(2025-10-26)

2025智能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国际会议(ICIRM 2025)(2025-9-25)

2025年环境科学、气候变化与生态修复国际会议(ICESCCER 2025)(2025-10-19)

2025年云计算、信息管理与统计学国际会议(ICCCIMS 2025)(2025-9-26)

2025年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ICGESD 2025)(2025-9-25)

2025年光学工程、智能管理与机械工程国际会议(OEIMME 2025)(2025-9-17)

2025年计算语言学与认知科学国际学术会议(CLCS 2025)(2025-9-25)

2025年第十三届商业、管理和治理国际会议 (ICBMG 2025)(2025-11-24)

2025控制技术、制造系统与先进设备国际会议(CTMSAE 2025)(2025-10-23)

2025神经网络、自然语言与数字孪生国际会议(NNNLDT 2025)(2025-10-20)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