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空气电池催化材料创制方面取得进展
2025/06/02
![]() |
图 介孔单原子催化材料用于中性锌-空气电池的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88101)等资助下,复旦大学化学系赵东元-李伟课题组联合材料科学系王飞课题组在中性锌-空气电池单原子催化材料创制方面取得进展,他们揭示了两电子中性锌-空气电池催化材料的设计原则,构筑了新型可持续、低成本、高性能的电化学储能器件。研究成果以“可逆锌-空气电池的单原子催化两电子氧化还原化学(Two-electron redox chemistry via single-atom catalyst for reversible zinc–air batteries)”为题,于2024年2月26日在《自然‧可持续性》(Nature Sustainability)上发表。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4-01300-2。
锌-空气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安全性高的优点,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储能系统的有力备选。与传统碱性锌-空气电池相比,新型两电子中性锌-空气电池具有锌负极利用率高、正极可逆性好、副反应少等优势。然而,中性锌-空气电池工况环境复杂,气-液-固三相反应在阴极上同时发生,不溶的绝缘固态放电产物(过氧化锌)会堵塞物质输送隧道并覆盖活性位点,并且在充放电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产物通常会产生高的过电位,进一步造成器件性能的恶化。因此,亟需开发高效催化材料,从而助力高性能中性锌-空气电池的开发。
上述研究团队发展了一种连续合成的策略,制备了一种二维介孔的单原子催化材料。此材料集成了非对称的FeN2S2催化位点,可以高选择性地催化两电子氧还原反应。更重要的是,石墨化的多孔框架为氧吸附、电解质浸没和电子转移提供了理想的纳米反应器,并将固态放电产物(过氧化锌)的生长限制在纳米尺度(~6 nm),从而实现过氧化锌的可逆生成与溶解,提升循环稳定性。因此,两电子中性锌-空气电池的放电电位显著增强(~1.20 V),在0.2 mA cm−2下的寿命为400 h。研究团队进一步结合X射线吸收光谱、电子显微学和理论模拟,解析了活性中心及催化动态过程,阐明了催化材料各组分的协同增效原理,揭示了催化反应机制,建立了构-效关系,为高性能催化材料的创制提供了参考。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江苏省苏州大学 21046
-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8033
-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944
-
中育心理 2036
-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21135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1081
-
多福多寿 23164
-
曲阜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 2035
-
中国石油大学 17969
-
青岛新视角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18085
-
新疆边塞会议会展服务公司 18025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2041
-
广东省眼健康协会 2114
-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2972
-
中国金属学会分析测试分会 21282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 7940
-
北京强强酒店 22935
-
湖北研学博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4088
-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 21084
-
凯乐会展(上海)有限公司 7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