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严锋课题组在凝胶领域取得进展
2024/03/26
图 纳米通道中限域聚合制备抗撕裂低滞后凝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835005)等资助下,苏州大学严锋课题组针对凝胶材料弹性差、裂纹扩展敏感等问题,成功制备了一种大变形下高弹性(弹性应变>8000%)、抗撕裂(裂纹扩展应变>5800%)凝胶。研究成果以“纳米限域聚合限制无滞后凝胶的裂纹扩展(Nanoconfined polymerization limits crack propagation in hysteresis-free gels)”为题,于2023年10月26日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3-01697-9。 凝胶是由聚合物和溶剂构成的可拉伸软材料,在离子皮肤、智能穿戴、软体机器人等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大变形下的连续机械加载通常会使凝胶产生不可逆的疲劳损伤和残余应变,导致低回弹性与弹性滞后。 为解决上述问题,严锋团队提出了一种在富含氢键位点的纳米空间内限域聚合的设计思想。利用纳米通道内大量氢键位点和聚合物分子链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有效地提升凝胶的弹性和裂纹扩展不敏感性。在凝胶前驱体溶液中添加0.03 wt%的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或分子筛),通过氢键和配位键等作用力将纳米通道内的聚合物分子链有效地固定在纳米通道中,避免了聚合物链段的滑动与能量耗散,从而成功地制备了在大变形下无(低)滞后的裂纹扩展不敏感韧性水凝胶。 研究结果表明,该设计策略适用于多种聚合物单体和共价有机框架(或分子筛)制备的水凝胶、离子凝胶和有机凝胶,具有很好的普适性。该研究成果赋予了聚合物凝胶在大形变下的高回弹、无(低)滞后性能,为理解高分子链纳米限域作用机制和凝胶弹性行为的构效关系,以及凝胶体系中通过应力耗散降低裂纹扩展敏感性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方法所制备的高回弹韧性凝胶,有望实现在可穿戴器件、人机交互、离子皮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7938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18038
-
天津金泽大酒店 23026
-
深圳大学 2289
-
International As 7993
-
上海冠通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22948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18001
-
武汉至远会务有限公司 18142
-
湖北研学博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4164
-
南开大学商学院 21041
-
北京环球卓越投资有限公司 23108
-
HKSME 23342
-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离子技术专业专 23209
-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 20975
-
中国石油大学 17969
-
VDSGER 1880
-
Remix教育 1929
-
武汉大学 8173
-
2015能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国际 2092
-
上海天佑公司 2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