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系王非课题组探讨游戏玩家对虚拟化身的认知加工优势
2024/04/15
在电子游戏中,化身(avatar)是玩家的数字化表征。那么,玩家会将化身仅仅看作是自己暂时操纵的角色,还是会将化身视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呢?近日,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王非课题组探讨了游戏玩家对化身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优势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为了回答这一问题,该研究参考了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领域的文献,如自我相关信息(如面孔、名字等)会在认知任务中得到更好的加工的现象。如果个体确实将化身纳入自我概念中,那么与化身相关的信息也会具有认知加工优势,即“化身优势效应”(avatar-prioritization effect)。
实验试次流程示意图
该研究采用通过图形-标签匹配范式(shape–label matching task),在英雄联盟(League of Legends)玩家群体中开展了两个实验。实验一的结果表明,相对于熟悉他人相关信息来说,玩家对化身相关信息具有加工优势,且这一优势效应的量级与化身认同的“对认同的重要性”(importance to identity)分维度,以及心流体验、享乐感、游戏忠诚度、游戏成瘾等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实验二进一步表明,自我-化身身份关联性可以作为一种心理机制来影响个体对化身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该研究为玩家将化身视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提供了证据,也对理解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行为具有启发意义。
基于上述研究,王非课题组在实验心理学国际期刊《记忆与认知的应用研究》(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Memory and Cognition)发表题为“在线游戏玩家的化身优势效应:自我-化身认同相关性视角的探索”(The Avatar-Prioritization Effect among Online Gamers: A Perspective from Self–Avatar Identity Relevance)的相关论文。
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心理学系2019级博士生祁宇轩,通讯作者为心理学系王非副教授。该研究得到上海市科委研究项目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的支持。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广东海洋大学 17986
-
WW 8277
-
同有技科 22979
-
IETP 22971
-
北京日月辰科技发展集团 24022
-
APC 23181
-
点时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8058
-
湖北依埃斯威广告有限公司 23135
-
百奥泰国际会议有限公司 23952
-
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 18039
-
海洋国旅国际会展部 17939
-
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 18114
-
科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1958
-
徽州文化园华商山庄酒店有限公司 18084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330
-
武汉青博盛学术服务有限公司 22968
-
中国能源学会 18030
-
中国民航大学 21074
-
香港机械工程师协会 23067
-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 20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