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队在日光温室三维仿真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5/10/20

文章导读
你是否想过,一座温室竟能像“数字生命”一样自主呼吸、生长?中国农业大学马韫韬教授团队最新综述揭秘:三维仿真技术正颠覆传统农业,通过CFD、FSPM、BIM等模型,实现日光温室从结构设计到作物生长的全流程虚拟孪生。这项突破不仅破解了微气候调控、资源优化等难题,更标志着我国智慧设施农业迈向“动态数字世界”的关键一步。未来农场如何实现智能感知与自主决策?答案就藏在这场静悄悄的科技革命中。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马韫韬教授团队在日光温室数字化与智能化生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团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顶级刊物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上发表题综述论文Advances in 3D Simulation Technology for Solar Greenhouse Systems: A Review。该研究系统总结了三维仿真技术在日光温室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推动我国智慧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参考。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队在日光温室三维仿真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三维温室模拟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队在日光温室三维仿真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不同类型日光温室三维结构示意图

自李保国教授和郭焱教授带领下的团队于1997年建立了国内首个大田玉米群体三维生长仿真模型以来,团队仍长期致力于农业系统建模、作物生长模拟与设施农业信息化研究,形成了持续三十余年的技术积累。早期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团队构建了环境-作物多要素耦合的植物功能-结构模型,实现了作物生长过程的量化描述与预测。进入21世纪后,研究方向逐渐由开放农田系统扩展至设施农业系统,率先开展了日光温室三维作物表型与模型研究,提出了以“环境-结构-作物”为核心的温室系统建模框架。随着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和三维重建算法的快速发展,团队逐步形成了面向日光温室的三维数字化建模与仿真体系,实现了温室结构设计、环境调控、作物生长实时监测与模拟一体化耦合。这一系列研究标志着团队在设施农业数字化方向实现了从经验建模到三维虚拟仿真、从静态模拟到动态数字孪生的跨越。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队在日光温室三维仿真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三维仿真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此次发表的综述论文全面分析了三维仿真技术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现状。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科学的不断进步,三维仿真已成为推动农业数字化与智能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尤其在节能型日光温室的规划设计与生产管理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论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应用于温室研究的主要仿真方法,包括用于空气流动与热量传递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用于模拟作物结构与光合反应的植物功能-结构模型(FSPM),以及在设施结构设计与节能分析中广泛使用的建筑信息模型(BIM)等。综述详细阐述了这些技术在温室微气候评估与调控、作物生长模拟和结构优化等方面的典型应用实例,覆盖了从温室规划、作物生产到环境管理的全过程。论文还针对当前三维仿真技术在实际温室应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如模型耦合复杂度高、数据精度与实时性不足、计算资源消耗大等,并展望了融合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与多源感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队在日光温室三维仿真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日光温室数字化生产应用的基础流程

该论文的发表是团队近年来在设施农业数字化方向系统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三维仿真技术的核心意义在于以可视化和定量化的方式揭示农业系统内部复杂的物理、生理与环境过程,为温室结构优化、作物生长调控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马韫韬研究团队围绕温室数字化关键技术已在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Energy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Building Simulation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构建了贯通“规划设计-环境调控-栽培管理”的全链条数字化研究体系。未来,团队将以数字孪生为核心方向,进一步推动温室系统的虚拟仿真、智能感知与自主调控研究,实现从静态模型到动态反馈系统的升级,为农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决策提供新动能,助力我国设施农业迈入智慧时代。

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的徐德敏为研究的第一作者,马韫韬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合作者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朱晋宇副研究员。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等项目的资助。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第八届计算数学与应用数学国际会议(ISCAM 2025)(2025-10-24)

2025年IEEE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2025-10-24)

2025年算法、软件与网络安全国际学术会议(ASNS2025)(2025-10-24)

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CEPSSD 2025)(2025-10-28)

2025年电力系统与电器工程国际会议(ICPSEE 2025)(2025-10-29)

第八届电力电子与控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ICPECE 2025)(2025-11-14)

2025年第四届计算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SCAI 2025)(2025-11-14)

2025年设计、数字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国际会议(DDMMT 2025)(2025-11-20)

2025年IEEE电路与系统前沿技术国际会议(FTCS 2025)(2025-11-21)

第一届光电材料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OMEIE 2025)(2025-11-21)

2025年可持续农业、食品安全与土壤微生物学国际会议(ICSAFM 2025)(2025-10-29)

2025应用数学、物理学与先进算法国际会议(ICAMPAA 2025)(2025-10-26)

2025年学前教育与社会科学国际会议 (SSEC 2025)(2025-12-25)

2025年旅游经济、创新管理与智慧城市发展国际会议(ICTESD 2025)(2025-10-27)

2025年能源、动力与电气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ACEPEE 2025)(2025-11-25)

2025金融科技、区块链与数字经济国际会议(FTBDE 2025)(2025-11-29)

2025年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生物技术国际会议(ICESB 2025)(2025-11-27)

2025马克思主义、历史与文化国际会议(ICMHC 2025)(2025-10-25)

2025年建筑、遥感测绘与土木水利工程国际会议(ARSMCHE 2025)(2025-10-28)

2025年第14届纳米结构、纳米材料和纳米工程国际会议(ICNNN 2025)(2025-10-29)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