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文胜研究组揭示肿瘤逃逸非HLA-I类分子依赖多效型T细胞杀伤的新机制

2024/03/21

在生物体演化和优化的过程中,多细胞生物逐渐进化出了“枪杆子”,即效应杀伤细胞群,以极其有效的方式识别和杀伤有病变的细胞。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需要逃避效应细胞的免疫监管。那么,肿瘤细胞是如何逃逸效应细胞攻击的呢?

2024年2月20日,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发表了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文胜教授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题为“Unsynchronized butyrophilin molecules dictate cancer cell evasion of Vγ9Vδ2 T-cell killing”,揭示了一系列肿瘤逃逸Vγ9Vδ2 T细胞的分子机制。

论文截图

Vγ9Vδ2 T细胞是人外周血中最主要的一类γδ T细胞,具备强大而广泛的肿瘤杀伤能力,是免疫疗法中极具潜力的底盘细胞。一方面,Vγ9Vδ2 T细胞通过其TCR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人嗜乳糜蛋白(BTN)分子,清除磷抗原水平失衡的细胞,实现对肿瘤的清除,而无需依赖HLA分子。另一方面,Vγ9Vδ2 T细胞具有天然免疫细胞的功能特征,即通过天然杀伤细胞(NK)活化受体来杀伤靶细胞。

研究利用全基因组CRISPR功能筛选,确定了调控Vγ9Vδ2 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上下游因子。通过在代表实体瘤和液体瘤的细胞系中进行实验,发现敲除包括BTN2A1、BTN3A1、BTN3A2、BTN3A3、QPCTL在内的两百多个基因会导致肿瘤对Vγ9Vδ2 T细胞介导的杀伤逃逸(如图1所示)。研究还发现,在一千余种肿瘤细胞系中,BTN分子呈现共表达的趋势,并受到IFN-γ通路和RFX家族的调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B2M(HLA分子的组成部分)低表达的肿瘤中,BTN分子可以独立预测临床结局。这意味着Vγ9Vδ2 T细胞和αβT细胞在抗肿瘤效应上发挥独立且协同的作用。

图1. Vγ9Vδ2 T细胞杀伤筛选结果

研究首次鉴定了BTN分子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即N端谷氨酰胺(Gln)的焦谷氨酸化(pyroglutamate)修饰。研究发现,QPCTL是BTN分子发生焦谷氨酸化修饰的关键酶。当QPCTL基因被敲除时,BTN分子的N端谷氨酰胺无法发生焦谷氨酸化修饰,从而影响Vγ9Vδ2 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如图2所示)。

图2. BTN分子N端谷氨酰胺的焦谷氨酸化修饰

该研究揭示了BTN分子在序列进化水平、转录水平、表达水平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水平上的一致性及功能鲁棒性,并表明BTN3A2和BTN3A3分子也参与T细胞的活化。最新研究表明BTN3A1分子与TCR之间存在相互作用(bioRxiv 2023.08.30.555639)。BTN3A1分子和TCR分子的互作位点与BTN2A1和BTN3A1分子之间的互作位点相一致。在正常细胞中,BTN分子之间形成了“活化表位遮蔽”状态。当BTN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干扰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通过异位抗体的结合(由外而内),二是通过磷抗原的作用(由内而外),从而激活T细胞。该研究提示BTN3A2和BTN3A3参与了表位遮蔽和TCR活化的生物学过程。

随着Vγ9Vδ2 T细胞在肿瘤免疫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诱导和增强γδ T细胞对肿瘤细胞和感染细胞的识别和杀伤变得至关重要。其中,临床上使用唑来膦酸来激活T细胞已成为一种重要策略。该研究系统鉴定了介导唑来膦酸入胞的效应分子(如图3所示),有助于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并开发相关的治疗药物。此外,鉴定与Vγ9Vδ2 T细胞效应功能相关的增效基因,有利于推动细胞基因疗法的研究,提高抗瘤效能。

图3. 唑来膦酸入胞效应分子及BTN分子活化关键步骤

魏文胜为论文主要通讯作者,北京协和医院黄超兰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武泽光博士、拉毛切忠博士(CLS毕业生)和顾美超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还得到了课题组博士生靳宣宣、刘莹博士,墨尔本大学A. Uldrich博士以及博雅辑因袁鹏飞博士的帮助和宝贵建议。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昌平实验室等的支持。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生物学、环境工程与清洁能源国际会议(ICBEECE 2025)(2025-09-05)

第七届 IEEE 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EEE-ICEPG 2025)(2025-09-12)

2025环境、气候变化与生物科学国际会议(ECCBS 2025)(2025-09-13)

2025年第七届先进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与通信国际会议(CSITC2025)(2025-09-19)

第十届机械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MTME 2025)(2025-09-19)

第九届交通工程与运输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TETS 2025)(2025-09-26)

第六届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国际研讨会(ICHCI 2025)(2025-09-26)

第五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航空航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MTAE 2025)(2025-09-26)

2025年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AMTMEA 2025)(2025-10-01)

2025-2026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科研资金全过程管理使用高级研修班(苏州)(2025-10-22)

2025年土木建筑与应用力学国际会议(CEAAM 2025)(2025-9-17)

2025智能系统、自动化与控制工程国际会议(ICISACE 2025)(2025-10-21)

2025美术学、设计学与艺术学国际学术会议(ADAS 2025)(2025-9-29)

2025化学、能源科学与复合材料国际会议(ICCESCM 2025)(2025-10-22)

2025年电气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会议(ETEIE 2025)(2025-9-30)

2025景观建筑、生态环境与地球科学国际会议(ICLAEES 2025)(2025-9-18)

2025年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国际会议(ESES 2025)(2025-9-23)

2025年IEEE第八届算法,计算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 (ACAI 2025)(2025-12-26)

2025中医、药学与食品科学国际会议(ICTCMPFS 2025)(2025-10-30)

2025年医学、神经科学与认知发展国际会议(MNCD 2025)(2025-10-22)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