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李严波教授团队与海外合作者在光电催化水氧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5/08
![]() |
图 近年来报道的基于BiVO4和Ta3N5水分解光阳极的最高效率值,虚线方框内为本报道中的工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872019)等资助下,电子科技大学李严波教授团队与海外学者合作,在氮化钽(Ta3N5)光电催化水氧化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研究成果分别以“用于高效光电催化水氧化的氮化钽的能带工程和缺陷调控(Band structure engineering and defect control of Ta3N5 for efficient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oxidation)”和“用于高效光电催化水分解的氮化钽薄膜光阳极的界面工程(Interface engineering of Ta3N5 thin film photoanode for highly efficient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在《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和《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链接分别为:https://doi.org/10.1038/s41929-020-00522-9和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28415-4。
作为水分解光阳极材料,氮化钽具有宽可见光吸收范围、能带位置合适等优点,在光电催化制氢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其太阳能—氢能理论转化效率高达15.9%。但是,受氮化钽材料体相和表界面缺陷导致的光生载流子复合等关键因素的限制,实际效率仍远低于理论值。
针对载流子体相复合的问题,研究团队选取对深能级Ta3+缺陷形成有抑制作用的Mg2+作为掺杂元素,并通过梯度掺杂的方式,一方面降低氮化钽薄膜体相深能级缺陷密度,另一方面在薄膜内部构建梯度能带结构以提升体相载流子分离能力,实现了偏压辅助光电转化效率(ABPE)最高为3.31%的氮化钽基光阳极。针对载流子表界面复合的问题,研究团队通过在氮化钽薄膜上下界面分别修饰p型的Mg:GaN层和n型的In:GaN层,一方面钝化氮化钽薄膜的界面缺陷,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异质结提升界面载流子分离能力,实现了最高为3.46%的ABPE,这是目前基于氮化钽光阳极的最高效率值(图)。将体相和界面载流子管理策略相结合,有望进一步提升氮化钽光阳极的效率。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中国分析仪器学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 18066
-
IRnet 7968
-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 21089
-
苏州昆山昆山有限公司 20926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20981
-
南开大学 23112
-
山东省山东大学 18009
-
上海佰川驭道会务服务有限公司(简 18018
-
VEFAFEW 8075
-
美国科研出版社 2133
-
长春理工大学 23961
-
浙江理工大学 23214
-
北京中材企联新材料技术研究中心( 8182
-
南宁左江会展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17947
-
清华大学 21340
-
广东宏展科技有限公司 23931
-
北京嘉园文华发展中心 2033
-
北京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 18216
-
河南永城煤化工 18051
-
武汉市武汉理工大学 2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