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康飞宇、贺艳兵团队合作在固态锂金属电池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5/10/31
固态锂金属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在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固态电池的商业化长期受困于固态电解质的低离子电导率和固态电解质/电极差的固-固界面稳定性等难题。虽然大量的研究已将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大幅度提升,但固态电池在大电流密度和低温充放电等严苛工况下,容易发生界面失效等问题。大量研究表明,锂金属负极表面传统富无机组分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虽然具有高杨氏模量,然而,其“本征脆性”使其在循环过程中容易发生“脆性断裂”,导致界面缓慢的锂离子传输动力学和严重的锂枝晶生长与界面副反应,使得固态电池难以实现低温和大电流密度下的长寿命稳定循环,这一难题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图1.塑性SEI的组分筛选及其在固态电池循环过程中的作用示意图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康飞宇教授、贺艳兵教授、吕伟副教授、侯廷政助理教授团队联合天津大学杨全红教授团队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塑性富无机SEI”的设计理念,开发出兼具优异机械性能、锂离子传输性能和梯度亲锂/疏锂特性的新型塑性SEI,大幅度提升了固态电池在大电流密度下和低温下的循环稳定性。
研究团队从SEI结构和模型进行源头创新,摒弃传统SEI“唯强度论”的结构模型和设计理念,将“塑性”特征作为新型SEI组分筛选的核心指标,以Pugh准则为塑性判据(B/G比值≥1.75表明组分具有塑性,其中B为体模量,G为剪切模量),通过对一系列潜在无机物进行了人工智能加速的理论筛选,发现硫化银、氟化银等材料不仅具备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还能够显著降低锂离子的扩散能垒。
图2.塑性富无机SEI的结构和组分解析
在塑性SEI目标组分筛选的基础上,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含AgNO3添加剂和Ag/Li6.75La3Zr1.5Ta0.5O12(LLZTO)填料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该体系可在固态电池运行中通过原位置换反应将脆性Li2S/LiF组分转化为塑性Ag2S/AgF组分,构建出具有“外柔内刚”梯度结构的SEI,该结构中外层塑性Ag2S/AgF组分能够耗散界面应力,中间富含传统SEI组分层有效维持传统高模量,内层亲锂组分诱导锂金属均匀沉积。这种SEI多层级结构协同的设计理念,犹如为锂金属负极量身定制了一套“塑性铠甲”,既保证了在低温和大电流密度条件运行过程中界面层的结构完整性,又实现了高效的离子传输并抑制了副反应。
同时,Ag颗粒修饰LLZTO的离子电子混合导体陶瓷填料(Ag/LLZTO)还显著提升了复合固态电解质的体介电性能,构筑了高效的锂离子传输通道,实现了锂离子的快速、均匀沉积反应。结果表明,该塑性SEI使固态电池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室温以及15 mA cm–2的电流密度和15 mA h cm–2面积容量下,锂金属对称电池能够稳定循环超过4500小时;在-30℃的环境中,对称电池仍能在5 mA cm–2的电流密度和5 mA h cm–2面积容量下稳定循环7000小时以上;匹配LiNi0.8Co0.1Mn0.1O2正极的固态全电池也具有优异的大倍率(20C)和低温(-30℃)电化学性能。
图3.塑性富无机SEI的优异塑性变形能力和机械稳定性
这一工作突破了传统SEI聚焦追求“坚硬”的设计理念,开创性地将“塑性”作为特征指标,提出了一条从固态电解质组分设计到理想界面的精准构建路径,为解决固态电池的界面失效问题提供了全新策略,并为新型界面层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实用化固态电池的研发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研究成果以“用于固态电池的塑性固态电解质界面”(A ductile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for solid-state batteries)为题,于10月29日发表于《自然》(Nature)。
康飞宇、贺艳兵、吕伟、侯廷政和杨全红为论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5届博士毕业生米金硕、2023级硕士生杨俊、2024届博士毕业生陈立坤和2022级博士生崔雯渟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其他作者还包括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干林、柳明,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助理教授韩兵,深圳大学副教授黄妍斐等。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鹏瑞启航计划等的支持。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11月优质学术会议推荐 16
-
2025年机器视觉、智能成像与模式识 392
-
2025年第七届控制与机器人国际会议 576
-
2025年智能光子学与应用技术国际学 1529
-
2025年机械工程,新能源与电气技术 1790
-
2025年计算机科学、图像分析与信号 2065
-
2025年材料化学与燃料电池技术国际 1861
-
2025年自动化前沿系统、智慧城市与 10-23
-
2025年信息光学、遥感技术与机器视 10-23
-
2025年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与语言学 10-23
-
2025年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与智能 10-23
-
2025年语言认知、人工智能与计算建 10-23
-
2025年社会科学、应用语言学与人文 10-23
-
2025年传统机械、动力学与智能装备 10-23
-
2025年图像处理、物理建模与结构设 10-23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45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4758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2033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93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844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513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840
-
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10-20
-
历史时期极端干旱灾害的数据评估和10-20
-
“清华化学百年论坛:塑造化学的未10-20
-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为跨10-20
-
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46MW大容10-20
-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九疆电力建10-20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10-20
-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本科生在一区10-20
-
三联公司 18086

-
东都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 7960

-
IAASE 21138

-
第四届经济和管理工程国际会议 23509

-
沈阳市东北大学 18185

-
北京化工大学 24143

-
江西省南昌市 18215

-
苏州工业园区落加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23987

-
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 18342

-
武汉青博盛学术服务有限公司 2158

-
京机北械工程学院 18058

-
河北省黄骅市绿园化工有限公司 17986

-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21323

-
西安华线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21089

-
张家界运通会务会展有限公司 21082

-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1063

-
香港机械工程师协会 2118

-
2017年第二届计算智能和通信技 24104

-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946

-
上海交通大学 8092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