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北京师范大学魏浩、王海成: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丰富内涵和实施重点

2025/09/06

文章导读
你是否知道,中国新一轮开放的核心已不再是简单的“走出去”和“引进来”?面对全球变局,高水平对外开放正从制度规则、新质生产力、全球经济治理等深层维度重塑发展格局。本文深度解读魏浩、王海成权威论述,揭秘如何通过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数字贸易创新、统筹发展与安全,构建双循环新战略支点。不止是政策解读,更是一份掌握未来开放红利的行动指南——看懂中国如何以开放之姿,赢得全球合作主动权,同时筑牢安全防线。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多篇著作对此作出深刻论述。我们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加快落实党中央关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持续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魏浩、王海成: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丰富内涵和实施重点


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内涵


丰富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是应对全球挑战、增强发展动能的现实需要,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选择。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开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外贸、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当前,全球经贸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国际经贸规则迎来新一轮重构,呈现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市场开放更趋全面,新的经贸规则通过大幅度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推动商品、服务、资本和数据的自由流动;二是规则覆盖更为广泛,延伸至“边境后”领域,涵盖数字贸易、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三是实施机制更加严格,高标准经贸规则通过强化争端解决机制、透明度要求和履约监督,增强了规则的约束力和执行力。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在制度型开放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下一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要体现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通过构建规则规制互认、管理标准衔接的制度框架,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形成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型开放框架。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开放。《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内外需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有利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重点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加强国内大循环在双循环中的主导作用,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二是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更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开放。《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从全球视野看,新质生产力是赢得未来国际竞争优势、更好掌握主动权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在高质量专利、关键核心技术、高端人才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部分发达国家在先进半导体、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对华实施技术封锁并限制投资合作,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我国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需加快集聚全球人才、科技、知识、资金、数据等先进优质创新要素,推动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提升和前沿技术革命性突破,加快形成先进生产力。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与世界合作共赢的开放。《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资源分配矛盾日益加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面临压力。对此,需积极适应并有效引导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是要以自身开放推动世界共同开放,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开放。《深化对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认识》指出,“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发展和安全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局部断裂风险上升,粮食、能源、数据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再看国内,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深化,改革逐步走向深入,诸多领域的安全风险凸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扩大开放并实现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而繁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充分考虑更加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以经济安全为基础,构筑与更高水平开放相匹配的开放监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增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动态维护国家安全的本领,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明确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任务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形成更高水平制度供给。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国有企业、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提升对外开放平台能级,赋予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更多自主权,考虑支持其在要素跨境流动、数据安全管理、离岸贸易、国际争端解决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打造层次更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加快优化贸易结构,拓展合作空间。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协调推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扩大优质产品进口。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支持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加快发展数字贸易,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秉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其进行必要改革以增强权威性和有效性。深入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凝聚国际共识。持续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税收、数字经济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规则制定,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健全开放型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筑牢安全屏障。完善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构建多层次安全保障机制。强化重要能源资源、关键核心技术、核心基础设施及粮食供应链的安全管理,确保战略重点领域自主可控。提升对跨境资本流动、金融风险、数据安全、生物安全等风险的监测、预警和处置能力,健全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相关机制,有效防范外部金融风险输入。完善跨境数据流动监管框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与多元化布局,提升关键环节自主可控能力。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将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重要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原文刊发于《经济日报》2025年8月6日第10版理论版,作者为魏浩、王海成,分别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生物学、环境工程与清洁能源国际会议(ICBEECE 2025)(2025-09-05)

第七届 IEEE 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EEE-ICEPG 2025)(2025-09-12)

2025环境、气候变化与生物科学国际会议(ECCBS 2025)(2025-09-13)

2025年第七届先进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与通信国际会议(CSITC2025)(2025-09-19)

第十届机械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MTME 2025)(2025-09-19)

第九届交通工程与运输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TETS 2025)(2025-09-26)

第六届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国际研讨会(ICHCI 2025)(2025-09-26)

第五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航空航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MTAE 2025)(2025-09-26)

2025年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AMTMEA 2025)(2025-10-01)

2025-2026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科研资金全过程管理使用高级研修班(苏州)(2025-10-22)

2025年建筑工程,水利与土木国际会议(BEWRCE 2025)(2025-9-25)

2025年大数据、教育科学与心理健康国际会议(BDEMSH 2025)(2025-9-17)

2025物理、化学与仪器仪表国际会议(ICPCI 2025)(2025-10-18)

2025年文化历史、语言学与心理健康国际会议(CHLMH 2025)(2025-10-22)

2025年仿真模拟、电子信息科学与机械设计国际会议(EISMD 2025)(2025-10-24)

2025大数据、通信与信号处理国际会议(ICBDCSP 2025)(2025-10-17)

2025历史哲学与文学国际会议(ICHPL 2025)(2025-10-17)

2025生物学、环境与地球科学国际会议(ICBEES 2025)(2025-9-30)

2025年生物信息学,医疗设备与医药国际会议(ICBMDP 2025)(2025-9-30)

2025年新能源材料与储能技术国际会议(ICNEMEST 2025)(2025-9-29)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