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合成生物基因调控序列智能设计领域取得进展
2025/06/03
图1 跨物种基因调控序列的逆向设计
图2 基于TFBU的增强子模块化建模与智能设计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250007、62225307)等资助下,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汪小我教授团队在合成生物基因调控序列智能设计取得进展,系列研究成果连续发表两篇论文:(1)以“系统表示与优化实现细菌跨物种调控序列的逆向设计(Systematic representation and optimization enable the inverse design of cross-species regulatory sequences in bacteria)”为题,于2025年2月19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7031-1;(2)以“通过引入和利用转录因子结合单元对增强子进行建模和设计(Modeling and designing enhancers by introducing and harness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units)”为题,于2025年2月8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6749-2。
针对生物制造中基因线路跨宿主适配性差的瓶颈问题,研究团队从信息编码角度出发,将功能调控序列表征为DNA序列空间中的条件概率分布,发现跨物种调控规律隐含于不同物种条件概率分布的交叠区域;通过整合数千物种的百万级功能序列数据,构建了跨越物种边界的DNA高维语义表征空间和智能生成模型,突破了天然元件的物种屏障,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实现了93.3%的跨宿主序列适配准确率(图1)。此外,针对哺乳动物细胞基因增强子定量建模难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转录因子结合单元(TFBU)模型;该模型将转录因子的核心结合位点与其周围环境序列作为一个功能整体进行建模,突破了传统方法仅关注结合位点局部组合、忽视序列上下文全局效应的局限,成功量化了环境序列对转录因子结合和增强子活性的影响,为基因治疗等新型疗法开发提供了新的工具(图2)。
系列研究将智能模型驱动的数字进化与主动学习驱动的合成生物实验相结合,通过“虚拟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协同探索和闭环迭代优化,显著提升了合成生物序列的设计效率。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林奇钢管有限公司 20989
-
青海省海北州 18138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 21429
-
郑州君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23956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966
-
上海展业展览有限公司 2061
-
昆明市前沿信息研究中心 7951
-
ofweek 24054
-
七台河市信访局 17934
-
上海同济大学 18068
-
上海奥林康焊材有限公司 18063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召开 2297
-
北京邮电大学 2058
-
International As 8210
-
IASED 21002
-
cmo 20974
-
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24044
-
武汉理工大学 8343
-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8261
-
山东飞鲨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