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具备了哪些特征和作用
2024/03/27
隐性知识是无法被清晰表述和有效转移的知识,它具备了九个特征,分别是:1、默会性;2、个体性;3、非理性;4、情境性;5、文化性;6、偶然与随意性;7、相对性;8、稳定性;9、整体性。
迈克尔·波兰尼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关于隐性知识的概念介绍的较为简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了解隐性知识的特征来了解它。
1、默会性:不能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或符号明确表述。
2、个体性:存在于个人头脑中,它的主要载体是个人。它不能通过正规的形式进行传递,因为隐性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都很难清晰表达。
3、非理性:隐性知识是通过人们的身体的感官或者直觉、领悟获得的,因此不是经过逻辑推理获得。
4、情境性:与特定的情景紧密相联系的,它总是依托特定情境中存在的,是对特定的任务和情境的整体把握。
5、文化性:隐性知识与一定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分析那个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分不开。
6、偶然与随意性:隐性知识比较偶然、比较随意,很难捕捉,所以获取的时候就比显性知识要困难。
7、相对性:相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隐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二是相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隐性知识,但是同时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已经是显性知识,反之亦然。
8、稳定性:隐性知识与观念、信仰等一样,不易受环境的影响改变;它较少受年龄影响,不易消退遗忘。
9、整体性:它是个体内部认知整合的结果,是完整、和谐、统一的主体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个体在环境中的行为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
隐性知识具备了九个特征,使得它无法被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
文章来源网友分享,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理学院 21099
-
福建师范大学 24143
-
长白山明华会议 21145
-
HKSME 23069
-
北京学苑新报 18126
-
中国矿业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22948
-
宁波德泰中研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2088
-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20994
-
有你相伴(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3958
-
东华大学 8071
-
2016年社会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 23018
-
上海文化公司 21005
-
Terrapinn Singap 21018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培训部 2066
-
CC 8038
-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20957
-
可持续城市与社区研究会 24213
-
美国美中世纪教育集团 20946
-
西安市人民政府下属的... 18129
-
cdv 23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