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院吴晓磊、聂勇课题组揭示代谢分工微生物群落的组装机制
2024/04/16
著名经济学家Adam Smith在经典著作《国富论》中指出,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途径之一。同人类等其他高等生物群体一样,微生物群落也是一个复杂的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微生物代谢驱动着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微生物群落中,一条代谢途径既可以由单一微生物种群来执行,也可以由不同种群间的分工合作来完成,即代谢分工(Metabolic Division Of Labor, MDOL,图1)。自然界中如硝化、甲烷厌氧氧化及复杂有机物的降解等很多重要代谢过程都以代谢分工的形式完成。然而,我们对这种代谢行为如何塑造微生物群落、分工群落如何稳定存在知之甚少。如果微生物也有生产流水线,那么如何有序维持呢?工学院吴晓磊教授、聂勇助理研究员课题组通过一系列研究给出了答案:不患寡而患不均。

图1:代谢分工群落的构建原理
2022年9月27日,Cell Reports杂志刊发了吴晓磊、聂勇课题组题为“Even allocation of benefits stabilizes microbial community engaged in metabolic division of labor”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构建了可用于精确预测代谢分工微生物群落组装的理论框架,为利用代谢分工策略设计和调控人工微生物群落奠定了理论基础。
吴晓磊、聂勇课题组以降解复杂有机物的代谢分工群落作为研究对象,已解析了底物特性调控代谢分工群落构建的规律(https://doi.org/10.1002/mlf2.12025),以及代谢分工群落的空间组装特征(https://doi.org/10.1128/spectrum.01944-21)。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基于描述代谢分工群落动态的数学模型,通过严谨的数学推导,建立了一个更精简和全面的理论框架,用以预测该群落的稳定性与组装特征。这个框架(如图1)指出:为了维持代谢分工群落的稳定,负责线性代谢途径中初始步骤的菌株应该比执行最后一步的菌株具有生长优势(m),且优势(m)必须大于最后一步菌株所获得的“私有化利益”(n)。对于一个稳定的代谢分工群落,执行最后一步菌株的相对丰度等于n和m的商。研究进一步通过对模式微生物菌株的遗传改造,人工构建了萘降解代谢分工群落。分析表明,代谢分工微生物群落的组装可以由有限数量的参数决定。由数学模型推导得到的理论框架可以准确预测两步和多步萘降解代谢分工合成菌群的的稳定性和组装特征。这一定量预测规律的提出有助于我们理解自然微生物群落的构建原理,并为稳定微生物系统的设计构建与代谢途径优化提供了新的见解。本论文一名匿名评审专家指出:“我相信这项工作为微生物组工程的代谢途径优化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据我所知,这是第一次结合数学模型和实验分析来研究微生物代谢分工,是理论与实验验证的完美结合。研究得到的数学原理是美妙的,并得到实验数据的有力支持。”
本文第一作者是工学院2021届博士王淼啸(目前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吴晓磊、聂勇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工学院博士生陈晓丽、刘晓楠,参与了研究结果的分析。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Martin Ackermann教授对该研究提供了帮助。本论文在第二十三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上被评为“简浩然环境微生物基金”优秀论文。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A0902100)和基金委中-瑞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32161133023)的资助。
论文信息:
Miaoxiao Wang, Xiaoli Chen, Xiaonan Liu, Yuan Fang, Xin Zheng, Ting Huang, Yue-Qin Tang, Martin Ackermann, Yong Nie, Xiao-Lei Wu. 2022. Even allocation of benefits stabilizes microbial community engaged in metabolic division of labor. Cell Reports 40(13): 111410. 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2.111410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11月优质学术会议推荐 16
-
2025年机器视觉、智能成像与模式识 392
-
2025年第七届控制与机器人国际会议 576
-
2025年智能光子学与应用技术国际学 1529
-
2025年机械工程,新能源与电气技术 1790
-
2025年计算机科学、图像分析与信号 2065
-
2025年材料化学与燃料电池技术国际 1861
-
2025年自动化前沿系统、智慧城市与 10-23
-
2025年信息光学、遥感技术与机器视 10-23
-
2025年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与语言学 10-23
-
2025年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与智能 10-23
-
2025年语言认知、人工智能与计算建 10-23
-
2025年社会科学、应用语言学与人文 10-23
-
2025年传统机械、动力学与智能装备 10-23
-
2025年图像处理、物理建模与结构设 10-23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45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4758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2033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93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844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513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840
-
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10-20
-
历史时期极端干旱灾害的数据评估和10-20
-
“清华化学百年论坛:塑造化学的未10-20
-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为跨10-20
-
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46MW大容10-20
-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九疆电力建10-20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10-20
-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本科生在一区10-20
-
2018第二届现代教育与信息技术 22886

-
同济大学地下系 21007

-
MNCYR 8064

-
北京工业大学 18287

-
上海高登商业展览有限公司 21006

-
沈阳博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20946

-
合肥市华锋公司 18128

-
武汉赛思 24045

-
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8089

-
哈工大(深圳)微纳流研究中心 24063

-
北京联合大学 24127

-
北京乾圆国学文化研究院 7938

-
全球科技论坛 24110

-
上海显昶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20975

-
WILL 24119

-
WILL 23163

-
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工程研究所 21023

-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3279

-
杭州晟凌会务服务公司 18212

-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21208

















4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