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地学系刘竹课题组揭示新冠疫情期间全球逐日碳排放动态变化特征
2024/04/24
应对气候变化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是当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工业生产活动和能源消费受到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捕捉和量化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对碳排放的影响,动态估算日尺度排放变化,迫切需要更高时空分辨率的碳排放量化模型和数据。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刘竹副教授团队联合多国研究人员,基于统计、遥感、观测等多源数据,构建了近实时人为源碳排放核算模型,量化评估了全球电力、工业、交通、居民等多部门的日尺度碳排放变化,系统分析了新冠疫情第一年期间(2020年)全球各国分部门逐日碳排放的变化特征。研究成果以“新冠疫情首年的全球日二氧化碳减排特征分析”(Global patterns of daily CO2emissions reductions in the first year of COVID-19)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期刊。
在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组进一步系统分析了2020年全球日尺度排放的变化趋势,改进和校正了近实时碳排放核算框架,评估了日尺度排放的不确定性,并系统分析对比了国家尺度碳排放。
中国、美国、欧盟和英国、印度等国家2019年和2020年日排放对比
研究指出,日尺度二氧化碳排放估算结果能够体现季节性、工作日、天气和新冠疫情对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较2019年,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了6.3%。2020年上半年,受世界范围内的出行禁令或“封城”等疫情限制性措施措施(lockdown)影响,经济活动受阻而排放下降,对交通部门影响最大。随着2020年4月下旬经济活动的逐渐复苏,二氧化碳日排放反弹,接近至2019年水平。2020年末的第二波疫情导致西方国家的日排放下降,但下降程度较第一波疫情轻微。研究强调,即便是疫情造成的减排,也只能基本达到《巴黎协定》升温1.5摄氏度目标的年平均减排要求,表明实现全球碳中和的目标任重道远。
图a.电力、工业、居民消费、地面交通、国内航空、国际航空和水运部门的2019年日排放和2020年日排放趋势;图b.上述部门的二氧化碳减排贡献
清华大学地学系副教授刘竹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地学系2022届博士毕业生邓铸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合作者包括中、英、美、法、意、德、日等国的多位研究人员。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求是基金会等项目的支持。相关研究数据发布于Carbon Monitor网站(http://carbonmonitor.org)。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全国高科技农业循环产业发展中心 2111
-
百奥泰(大连)国际会议有限公司 20965
-
武汉京燕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80
-
中国能源学会 24229
-
国际注册工程师协会 24105
-
光环国际管理咨询集团 23032
-
上海士研传媒 23940
-
The Right Spin P 21144
-
上海首美展览有限公司 8119
-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2954
-
djfdvn 24063
-
上海易贸商务发展有限公司 24108
-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 23907
-
弘瑞教育集团 21039
-
上海季泽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24565
-
上海秋硕展览有限公司 8036
-
武汉青博盛学术服务有限公司 1948
-
福建师范大学 24142
-
BGFX 7924
-
湖南商康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