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原子核结构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01
图 低能测量和高能重离子碰撞研究原子核结构方法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890710、12147101、12025501)等资助下,复旦大学马余刚教授团队联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等在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原子核结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基于高能重离子碰撞方法成像原子核结构,这对研究极端物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性质至关重要,并为跨能量尺度研究原子核结构信息提供了新颖和独立的实验测量手段。该成果以“在高能核碰撞中成像原子核形状(Imaging Shapes of Atomic Nuclei in High-Energy Nuclear Collisions)”为题,于2024年11月7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期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097-2。
原子核的几何形状、核内蕴含的基本相互作用力与动力学对称性一直是原子核有限多体量子系统及强作用统计物理研究的重要前沿课题之一。目前原子核结构参数的研究主要在低能核物理领域开展,体现了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原子核的整体形状。在极端高能重离子碰撞实验中,原子核会发生洛伦兹收缩,相互作用持续时间为幺秒尺度(约10-24秒),远低于实验室系下原子核量子涨落的仄秒尺度(约10-21秒),可实现逆向瞬时成像原子核形状,为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性质和原子核的形状及核子的多体关联提供了新的机遇。
研究团队利用高能重离子碰撞实验研究了末态强子的集体流、平均横向动量涨落及其两者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等三种不同的软探针观测量(图),首次在跨能量尺度揭示了铀-238原子核基态具有较大的椭球形轴对称四极形变,并具有微小的轴对称破缺三轴形变自由度,与传统的低能实验测量和理论研究基本一致,为原子核结构成像提供了一种全新方法。该研究为约束和改进核理论模型及其计算精度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深化人们对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初态几何、原子核基本性质和宇宙元素起源等基本科学问题的理解,可推动高能重离子碰撞、低能核物理和核天体物理交叉领域的发展。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 21183
-
WILL 24061
-
山东上观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8706
-
浙江蟠桃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4025
-
江西九江城际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3221
-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7992
-
临沂师范学院 21132
-
张家界中国旅行社 17953
-
第十三届"分布式计算及其应用"国 23985
-
上海电力学院 18238
-
AME2016 1835
-
生物谷 22973
-
中国社会发展研究院会议中心 18176
-
上海益思研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137
-
武汉奔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357
-
HTRSHTR 8146
-
北京清史留科技有限公司 23091
-
山东大学 24256
-
昆明兴达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2999
-
上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