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原发性膜性肾病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4/04/16
![]() |
图 通过实验及检测,共同确定10条肽段为PLA2R在膜性肾病中的T细胞抗原表位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870486、82070732、82090021)资助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崔昭教授团队在原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测绘原发性膜性肾病的M型跨膜磷脂酶A2受体的T细胞抗原表位图谱(Mapping the T cell epitopes of the M-type transmembran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 in 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为题,2022年12月19日在线发表于《肾脏·国际》(Kidney International)杂志,论文链接:https://www.kidney-international.org/article/S0085-2538(22)01039-0/fulltext。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表现为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即使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仍有20%~40%患者持续大量蛋白尿,在10年内进展至尿毒症。探索该病发病机制、寻找治疗新靶点,是肾脏领域亟需解决的临床需求。膜性肾病是肾脏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疾病,主要靶抗原是足细胞膜上的磷脂酶受体(PLA2R)。抗体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导致足细胞损伤,破坏肾小球滤过屏障,引起蛋白尿等临床表现。PLA2R的T细胞抗原表位尚不清楚。本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组相互重叠的线性肽段,包含了PLA2R的10个结构域和全长1378个氨基酸。首先检测了膜性肾病的易感HLA分子DRB1*1501和DRB1*0301,发现17条肽段能够与两种易感HLA分子均呈高亲和力结合。使用这17条肽段对膜性肾病患者的PBMC进行体外刺激,发现10条肽段能够刺激患者的CD4+ T细胞出现显著的增殖反应。增殖的T细胞分泌多种促炎性细胞因子,能够辅助自身反应性B细胞活化,产生自身抗体,启动膜性肾病的发生(图)。通过HLA递呈、T细胞增殖、T细胞效应三方面研究,最终确定了PLA2R上的10条肽段为膜性肾病的T细胞抗原表位。该研究阐明了膜性肾病主要靶抗原PLA2R的精细T细胞抗原表位,为深入理解该病的细胞免疫紊乱发生机制,进而研究新型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VFDAEW 23948
-
杭州爱丁堡酒店 18221
-
安徽理工大学 21247
-
昆明兴达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2999
-
广东心域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23100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23944
-
武汉京燕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80
-
黑鹰cosmos 18094
-
武汉青博盛学术服务有限公司 2093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23389
-
华东交通大学 1997
-
沈阳沈河学小 18130
-
上海东瀚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8160
-
美国科研出版社 2070
-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经济合作部金 23189
-
CIENC(beijing) 18112
-
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24128
-
International As 2074
-
北京市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24067
-
河南理工大学 2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