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关键毒力因子与减毒活疫苗设计新靶标
2025/05/31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是全球分布最广的蜱传病毒之一,该病毒可引发严重的出血热,病死率达40%。目前,尚无获批的疫苗和药物。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列为优先关注的重点疾病之一。
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王曼丽团队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Mucin-like protein of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is a key virulence factor and a potent target for developing novel attenuated vaccin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编码的非结构糖蛋白—粘蛋白样结构域(MLD)是病毒体内感染关键毒力因子与减毒疫苗设计的新靶标。
Mucin是高度糖基化的蛋白,在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等烈性病毒中有编码类似的基因,但其功能尚不明确。该研究发现,缺失mucin基因的CCHFV(CCHFVΔMLD)在一系列细胞上生长复制、病毒膜蛋白剪切及定位不受影响。但是,CCHFVΔMLD以野生型病毒百万倍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感染CCHFV的小鼠致死性感染模型时,小鼠100%存活。经CCHFVΔMLD单次免疫的小鼠,能100%保护野生型CCHFV的再次感染,且能诱导细胞免疫和中和抗体产生。
这一研究首次报道mucin是CCHFV体内感染的关键毒力因子,并提出其是CCHFV减毒疫苗和药物设计新靶点,为病毒致病机制研究及疫苗、药物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湖北省等的支持。
(A)缺失MLD的CCHFV(CCHFVΔMLD)示意图;(B)CCHFV-GFP和CCHFVΔMLD在细胞上的生长曲线相当;(C)高剂量CCHFVΔMLD感染小鼠不致死;(D)CCHFVΔMLD单次免疫对野生型病毒感染提供完全保护:保持100%存活(E),肝脏中病毒载量处于检测下限(F),且实验终点的血清具有中和效果(G)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上海广尧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23221
-
华北电力大学 18345
-
上海交通大学 23646
-
办理国内外文凭证件 21033
-
上海群天通用电器有限公司 17903
-
上海交通大学 8053
-
国际电子信息技术学会 23328
-
北京当代联合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7891
-
中国能源环境科技协会 18155
-
昆明理工大学 21170
-
武汉理工大学 24128
-
大连百奥泰科技有限公司 21113
-
中国铸造协会 21011
-
第七届国际作物科学大会 1947
-
香港机械工程师协会 23016
-
湖北省武汉市 18379
-
ZL 22944
-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8139
-
山西大学 17981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 2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