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干货分享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刘开辉团队实现非线性光学晶体理论及材料新突破

2024/03/26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恩哥院士、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刘开辉教授和洪浩特聘副研究员与合作者在非线性光学晶体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团队首创了全新相位匹配概念——界面转角相位匹配理论,并制备了一种全新类型光学晶体——转角菱方氮化硼光学晶体,开辟了光学晶体领域新的设计理论和材料体系。2023年12月4日,相关研究成果以《二维材料光学晶体转角相位匹配》(“Twist-phase-matching in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为题在线发表于 《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上。

光学晶体是激光技术的“心脏”,是实现激光频率转换、脉冲压缩、数据加密、信息处理等功能的核心元件。研究团队探索发现二维轻元素材料菱方氮化硼具有深紫外的带隙、优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超高的激光损伤阈值和非线性系数,是非常理想的紫外光学晶体材料。基于界面转角相位匹配理论,团队成功制备了第三类光学晶体,转角菱方氮化硼(TBN)光学晶体。TBN晶体在宽光谱范围内实现了光学倍频转换效率的突破,3.2微米厚度下可达8%,同厚度下相较于传统晶体提升了100—10000倍,是世界已知最薄的光学晶体。此外,转角相位匹配赋予TBN全新的功能,使其能够有效调控参量光的偏振态。这一突破为新一代“极限波长”“极限尺寸”“极限稳定”激光技术的革新奠定了理论和材料基础。

转角相位匹配理论示意图及TBN光学晶体性能测试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洪浩、黄琛、马辰俊、戚嘉杰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洪浩、刘开辉、王恩哥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成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腾讯新基石基金等经费支持。工作发表后,新华网等媒体进行重点报道。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CEPSSD 2025)(2025-10-28)

2025年电力系统与电器工程国际会议(ICPSEE 2025)(2025-10-29)

2025年第四届计算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SCAI 2025)(2025-11-14)

2025年设计、数字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国际会议(DDMMT 2025)(2025-11-20)

2025年IEEE电路与系统前沿技术国际会议(FTCS 2025)(2025-11-21)

2025年船舶、海洋工程与应用技术国际会议(ICSOEAT 2025)(2025-11-24)

第二届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与设备国际学术会议(AECSE 2025)(2025-11-28)

第五届肿瘤治疗与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CTTM 2025)(2025-11-28)

2025年机械电子与自动化国际研讨会(ISMA 2025)(2025-11-28)

2025年机器视觉、智能成像与模式识别系统国际学术会议(MVIIPR 2025)(2025-12-05)

2025艺术、数字化技术与设计国际会议(ICADTD 2025)(2025-12-16)

2025年低碳经济与环境资源国际会议 (LCEER 2025)(2025-11-6)

2025年社会发展与教育创新、现代文学国际会议(EIMLSD 2025)(2025-11-15)

2025年绿色通信、物联网与网络安全国际会议(GCITC 2025)(2025-12-30)

2025土壤学、植物营养学与作物学国际会议(SSPNCS 2025)(2025-12-12)

2025航空航天工程、仪器仪表与材料技术国际会议(AEIMT 2025)(2025-11-19)

2025年人工智能框架和智能芯片国际会议(ICAIFIC 2025)(2025-11-15)

2025年材料科学、能源技术与电力电气国际学术会议(MSETEP 2025)(2025-11-25)

2025数学、智能计算与图像处理国际会议(IMICP 2025)(2025-11-17)

2025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CEESSD 2025)(2025-12-14)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