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环境学院要茂盛教授揭示中国大陆31个首府城市大气颗粒物的组分与毒性存在显著差异

2024/04/15

空气污染已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挑战之一。根据全球疾病负担报告,2017年空气污染导致全球范围内490万人的死亡,其中颗粒物暴露导致294万人的死亡。颗粒物是复杂的混合物,来源不同,组分不同,从而导致其毒性存在显著差异。然而,空气污染质量标准是根据颗粒物的浓度制定的,而忽略了颗粒物毒性的差异。最近,世界卫生组织(WHO)将PM2.5年推荐浓度从10 μg/m3降至5 μg/m3。这一举动并没有很好分析对不同城市带来的成本和相应健康收益。

a12d4d7f663a4fb4b2b25f47f6908d47.jpg


图1 年均PM10浓度与经毒性调整的PM10水平

中国过去10年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然而目前的控制与评价的主导标准依然是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还没有将颗粒物的毒性纳入考量。此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要茂盛教授团队已经发现全球19个城市的颗粒毒性差异很大(Li et al,2019)。该团队在之前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同样的方法(汽车空调过滤膜)收集了来自中国31个主要城市的465个汽车空调过滤膜进行分析。二硫苏糖醇(DTT)实验结果显示,中国不同城市的归一化颗粒物毒性(Normalized PM toxicity, NIOG)存在显著差别,差异高达6.5倍,长沙颗粒物毒性最高(4.99×10-3),而银川的最低(7.72×10-4)(图1,2)。统计分析显示NIOG与年PM10浓度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 = -0.416, p = 0.020)。研究结果也显示,中国31个城市PM中不同元素和水溶性离子的浓度相差好几个数量级(图3,4)。我们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毒性差异与颗粒物的生物化学组分差异有关,颗粒物中真菌和水溶性SO42-等成分可能在颗粒物毒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3d5a31b5cf8f483f914b8c64578e6585.jpg


图2 中国大陆31个主要城市大气颗粒物氧化潜释(NIOG)(注:本地图由自然资源部审图号GS(2019)1673标准地图改编而成,底图未作任何修改,标准大小为126*92mm)

在中国31个城市中,qPCR结果显示,中国31个城市的细菌和真菌总水平差异为10—100倍(图5)。鲎试剂(LAL)实验结果表明PM内毒素浓度范围为2.88 EU/mg PM(杭州)至62.82 EU/mg PM(石家庄)(图6)。这些结果揭示在不同城市每日吸入不同剂量的真菌和内毒素。这些物质都是对人体有重要影响的颗粒物的生物成分。统计分析显示,PM中化学成分(水溶性离子和微量元素)和生物成分(真菌、细菌和内毒素)的浓度与一些气象因子和SO2等气体污染物显著相关。团队实验室在动物水平上的毒理实验的初步结果也同样显示这些城市颗粒物毒性存在显著差别。因此,针对中国不同的城市用同样的颗粒物质量浓度标准来制定大气污染控制政策存在明显的片面性,存在控制要求上的不平衡。对于颗粒物毒性高的地方,可以提高颗粒物浓度的标准要求,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人体健康。对于颗粒物毒性相对较低的城市,可以稍微放宽颗粒物的标准,在保障人体健康的基础上,能更好地保护经济。真正考虑到毒性的差别才能做到大气污染的精准防控(经济与健康的权衡)。该项研究工作的成果不但提供了这些工作的科学依据,同样也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研究成果以“Ambient particle composition and toxicity in 31 major cities in China” 为题近日在线发表在Fundamental Research刊物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北大环境学院博士生张璐,北大要茂盛教授为通讯作者。该项目主要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项目(基金号92043302)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基金号21725701)的资助。

图3 中国大陆31个主要城市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浓度

图4 中国大陆31个主要城市大气颗粒物元素浓度

图5 中国大陆31个主要城市大气颗粒物中细菌真菌浓度

图6 中国大陆31个主要城市大气颗粒物中内毒素浓度

相关参考文献

Jing Li, Haoxuan Chen, Xinyue Li, Minfei Wang, Xiangyu Zhang, JunjiCao, Fangxia Shen, Yan Wu, Siyu Xu, Hanqing Fan, Guillaume Da, Ru-jin Huang, Jing Wang, Chak K. Chan, Alma Lorelei De Jesus, Lidia Morawska, and Maosheng Yao (2019), Differing Toxicity of Ambient P articulate Matter (PM) in Global Citie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212, 305-315。DOI: https://doi.org/10.1016/j.atmosenv.2019.05.048

Lu Zhang,Maosheng Yao,Ambient particle composition and toxicity in 31 major cities in China,Fundamental Research,DOI:https://doi.org/10.1016/j.fmre.2022.10.004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生物学、环境工程与清洁能源国际会议(ICBEECE 2025)(2025-09-05)

第七届 IEEE 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EEE-ICEPG 2025)(2025-09-12)

2025环境、气候变化与生物科学国际会议(ECCBS 2025)(2025-09-13)

2025年第七届先进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与通信国际会议(CSITC2025)(2025-09-19)

第十届机械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MTME 2025)(2025-09-19)

第九届交通工程与运输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TETS 2025)(2025-09-26)

第六届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国际研讨会(ICHCI 2025)(2025-09-26)

第五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航空航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MTAE 2025)(2025-09-26)

2025年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AMTMEA 2025)(2025-10-01)

2025-2026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科研资金全过程管理使用高级研修班(苏州)(2025-10-22)

2025年艺术、媒体传播与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学术会议(AMCSSR 2025)(2025-10-28)

2025年媒体传播、教育与社会发展国际会议(ICMCESD 2025)(2025-10-29)

2025自动控制、机械工程与智能制造国际会议(ICNMDCL 2025)(2025-9-28)

2025年应用物理学与数学国际会议(IACAPM 2025)(2025-10-24)

2025年机械工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际会议(MERIM 2025)(2025-10-26)

2025年水产业、健康养殖与产业经济国际会议(ICAHAIE 2025)(2025-9-22)

第二届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国际会议(ICTRE 2025)(2025-11-27)

2025农作物科学、畜牧兽医与抗病育种国际会议(CSLVMDRB 2025)(2025-10-28)

2025年第十一届信号处理国际会议 (ICOSP 2025)(2025-11-28)

2025城乡规划、语言与文化国际会议(ICURPLC 2025)(2025-9-23)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