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李超教授团队在欧洲外科肿瘤学杂志(EJSO)发表医工结合新成果
2025/11/21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李超教授团队在AI辅助精准医疗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以“AI-Assisted Precise Identification and Segmentation of Parathyroid Glands in Multi-Approach Endoscopic and Robotic Thyroid Surgeries”为题在欧洲外科肿瘤学杂志(EJSO)上发表论文。论文通讯作者为李超教授,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电子科技大学2023级专硕研究生刘瑾源。
该论文所涉研究由电子科技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硕士研究生刘瑾源在李超教授和孙荣昊教授的指导下开展。该研究以头颈外科近年来最新的进展腔镜(机器人)手术的人工智能辅助方式为目标,基于多入路腔镜及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数据,研发了腔镜(机器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智能识别系统“SmartThyroid”,实现了手术中甲状旁腺的实时精准识别与自动分割,并进行了综合的临床评估,证实其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均表现优异,在人工智能辅助术中导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效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同时有力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该研究聚焦学科远程入路腔镜及机器人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这一国际公认难题,开发了人工智能系统“SmartThyroid”。在最终测试中,该系统表现出卓越性能:其识别效率显著高于所有外科医生,可在1秒内迅速识别并持续追踪手术视频中出现的关键结构——甲状旁腺,相比于低年资外科医生,其旁腺识别准确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AI辅助下,低年资外科医生的旁腺识别准确率获得了显著提高,同时所有外科医生的识别效率与稳定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研究结果表明,“SmartThyroid”能够在复杂甲状腺手术场景中提供实时、精准的术中辅助,不仅可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还为甲状旁腺保护与手术导航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该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多入路腔镜(机器人)甲状腺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智能识别追踪与分割处理。SmartThyroid 系统的建立为甲状旁腺保护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有望在未来实现甲状腺术中实时导航与血供动态评估,显著降低术后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手术的安全性与精准度。该研究的成功标志着我校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团队在医工交叉创新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智能辅助手术系统的临床转化奠定了基础。
SmartThyroid系统术中实时识别甲状旁腺的可视化效果图
李超,教授、博导,主任医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入选国家医学高层次人才,中科院学部专家及成都市重大人才计划,荣获国际牙医师学院(ICD)院士Fellow,全国十大医学促进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省卫生领军人才及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等称号。担(曾)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头颈外科学组全国组长,四川省医学会甲状腺疾病专委会主委等。近年来主持负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市级科研和平台建设项目 10余项。主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耳鼻咽喉科学》《外科学》等在内的国家统编教材 5 部,主编/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等专著17 部,主编/参编甲状腺头颈肿瘤行业指南、规范及共识 34 部。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奖项19项。梯队式培养硕博及博士后40余名,培养学生获国自然青年基金,全国博士后面上项目及国家奖学金和省部级课题 10 余人次,指导的学生具有极强的临床诊疗能力,荣获国家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青年医师手术比赛一等奖、中华医学会全国头颈外科年会“青年手术大赛”一等奖等外科技术奖项。
刘瑾源,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头颈肿瘤/人工智能相关中英文论文3篇。四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作口头汇报及国际会议壁报一项。获得国家级外科技能竞赛奖项1项,省级竞赛2项,校/院级竞赛奖项5项。获得电子科技大学2026届校级优秀毕业生,四川省肿瘤医院2024年度优秀住院医师,电子科技大学学业一等奖学金。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12月优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520
-
2026年第十一届复合材料与材料工程 714
-
2025年机器视觉、智能成像与模式识 1363
-
2025年智能光子学与应用技术国际学 2501
-
2025年机械工程,新能源与电气技术 2719
-
2025年计算机科学、图像分析与信号 3071
-
2025年材料化学与燃料电池技术国际 2830
-
“第六届智慧石油 会暨智能制造技术交 11-21
-
2026年商业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国际 11-21
-
2026年交通工程与智慧物流系统国际 11-21
-
2026年人工智能、智能电网与能源工 11-21
-
2026年智能结构、大数据与健康监测 11-21
-
2026年生物过程、发酵工程与食品安 11-21
-
2026年环境工程与污染控制技术国际 11-21
-
2026年化学工程、过程强化与生物科 11-21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2051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6456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2956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2846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2316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6685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3819
-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揭示恒星级黑洞为11-21
-
研究发现趋磁细菌在重金属铅毒性干11-21
-
清华牵头的空间科学项目首次实现太11-21
-
清华大学在第77届德国纽伦堡国际11-21
-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和脂质代谢对羊肉11-21
-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举办第五届11-21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冯权泷副教授11-21
-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林永红团队荣获11-21
-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21188

-
北京师范大学 24242

-
International As 1998

-
KJYF 8062

-
中国园艺学会 18029

-
生物谷 23035

-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医师分会 24145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1259

-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信息中心 18214

-
海南省心理卫生协会 23272

-
CECSF 23269

-
亚洲教育科学协会 2061

-
北京中食高科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8259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929

-
上海大学 2310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全工程 23147

-
新疆大学 8283

-
北京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21131

-
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大学 18120

-
北京东方正通科技有限公司 2231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