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体育部毛羽鹏课题组在国际高水平期刊Nano-Micro Letters发表研究成果
2025/08/02
近日,东北大学体育部毛羽鹏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在国际高水平期刊Nano-Micro Letters(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31.6)发表了题为TENG‑Boosted Smart Sports with Energy Autonomy and Digital Intelligence的综述论文。该研究首次从能量自主性与数字智能化双重维度,系统阐释了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技术在智能体育领域的前沿进展,为运动科学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框架与技术路径。东北大学2023级体育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王云露为论文第一作者,毛羽鹏特聘研究员为通讯作者,东北大学为第一单位,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孙其君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TENG技术通过捕获人体运动和环境中的机械能实现自供能传感,无需外部电源即可监测运动员的生理数据和运动表现。系统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传感技术,TENG在应对高强度运动、复杂环境变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持续稳定的能量供给特性、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生物相容性,为运动监测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目前,TENG技术已在多个体育领域实现成功应用。在生理监测方面,透气抗菌的电子皮肤可长期佩戴,实时采集呼吸、脉搏等关键指标;在训练优化方面,结合AI算法可精准分析技术动作参数;在赛事裁判方面,高弹性边界传感器提升了判罚准确性;在运动康复方面,仿生传感器为损伤预防和康复训练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些创新应用,不仅解决了传统监测技术的痛点,更为智能体育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TENG有望在体育科学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虽然基于TENG的智能运动器材在推进智能运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研究团队在系统总结现有成果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TENG的智能运动监测装备在材料创新、制造工艺、皮肤亲和力和舒适性、适应性与稳定性、传感能力、精确度和可靠性、可集成性和商业化需求等方面仍然需要完善,以提高其在未来研究中的适用性。这些研究将为智能体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指导,也为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系统梳理了TENG技术在智能体育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展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潜力。通过整合运动生物力学、纳米材料科学和信息工程等领域的理论方法,研究团队构建了“基础理论—器件研发—系统集成”的系统性研究框架,特别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院士领衔、跨校协同的导师团队架构,为体育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拓展了传统体育学科的研究边界,也为推动体育工程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西藏金谷旅行社 18157
-
亚太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23325
-
南京新中医学研究院 23203
-
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 21042
-
湖北文理学院 21137
-
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 21100
-
S&E研究中心 1981
-
电子科技大学第十三届小波智能媒体 23214
-
湖南大学会计学院 20944
-
中山大学 2143
-
北海世博商务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3081
-
金湖县卫生局 18092
-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8139
-
山东大学控制学院 23197
-
西安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 23158
-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21167
-
尚阳盈通(北京)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18094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1989
-
华南出版社(广东)有限公司 1941
-
西北工业大学 22970